讨奸,就是要清洗年初打倒维新派的庆喜一系;
而大政奉还,则是扶桑未来的规划。
所谓的大政奉还,对此维新派解释说,就是换政于民、诸侯公治。按时髦点的话说,其实可以解释为组建扶桑连邦。
至于再以后怎么办,饭要一口口地吃,等连邦搞起了再说。
而这两边僵持下去的结果,到底是京都先顶不住了:
一是树倒猢狲散,这明白人不要太多;
另外嘛,则是如今是啥时候,庆应大凶作啊。
直秀都不需要封锁粮道,只要他保证自家筹集的粮食不流入,京都自己都支撑不下去。
京都乃至山城国,它是个消费地区,根本不是生产地区啊。这人越多粮食问题越严重,不用吃不上饭,光看着粮价飞涨谁不肝颤!
期间倒不是没人出幺蛾子,以滞留的将军家茂夫妇为人质,还有玉碎决战,甚至火烧京都博取同情,这些都有人提议。
可这毕竟是现实不是虚幻,这些荒谬的奇谈怪论怎么能实现。
于是,十二月九日,经小御所会议后,朝廷终于发布《大政奉还令》,对维新派的提议全盘接受:
小皇帝退位,和宫接任,其夫君家茂卸任征夷大将军转为亲王,然后朝廷和幕府一起奉还大政于万民——其实不关百姓、町民啥事,就是诸侯公议治政。
而庆喜等人,因为没有大战,也顺势落了宽典,不过是罚金、辞职失势了事。
事情能如此顺利,除了维新派侵略如火的威吓外,也有“三百年治乱循”的因素。
此观点是如此深入人心,再佐以如今的局势为明证,世人皆知扶桑肯定要剧变。
人心如水,大势皆然。
既然反正要变,那还有啥不能接受的?
这主动退让,多少还能留些本钱不是。
十二月十日,敕使入大坂,罪臣负荆请罪随行,当时万民空巷围观。如今维新英杰荟萃此地,直秀也不用过于操心,因此他也笑嘻嘻地带人强力围观。
可就在此时,身后飘来一句话,让他啼笑皆非:
“灵醒点,以前是为了扶桑奋战,从今以后,努力就是为了自己的荣华富贵了!”
直秀转头一看,原来是冈田以藏和新冒头的战舰头取箱馆左兵卫在一起嘀嘀咕咕。
他本想教训一句,可转念一想,人家这话没错啊:
如果没有“自己",那一切大义不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最后岂不是都成了彻头彻尾地耍流氓。
而且,文明开化中除了教育,也有法理、法制的建设。
而这些要发展起来,则必须注重民生、民权。
按他所知,就因为这个大坑一直没老老实实补上,远东诸国都吃了大苦头——直到他乱入前,这个问题也没彻底解决。
想起来真是任重而道远啊,以后就看大久保、西乡、龙马他们的了。
就在周围的欢声笑语中,扶桑开始了新的篇章。
尾声:
和历民治元年、西洋历1868年春,参加paris世界博览会的扶桑使团载誉归来。
尽管本届是农业为主题的综合博览会,但扶桑使团的电灯还是获得广泛称赞,“来自东方的光明,照亮了西方的宫殿!”
从此,代替原本的门第、血脉,科学逐渐成了可以满足自我的新信仰。
(全书完,感谢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