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的飞速发展,人民开始逐渐富裕起来,物价也开始上涨,消费水平提高,铜币自然也就跟不上时代了。
试想一下,一石粮食五百钱,一百石就是五万钱。
百姓将收成的上百石粮食卖给官府,官府需要支付五万枚五铢币给百姓,而五万枚铜钱重达几百斤,百姓必须要用牛车才能拉走。
这就非常不方便了。
类似的案例更是数不胜数
嬴昊在意识到这种情况后,在加上大秦的经济也达到了新的层次,于命户部准备推动货币改革,取消原有的铜本制,改用银本制,将白银作为大秦的通用货币。
之所以不直接推行金本制,自然是因为大秦目前的经济体量,还远远达不到能过渡到金本制的程度,就目前而言银本制就已经够用了。
货币改革可不是一件小事,国家必须拥有足够的白银和黄金储备,才能保证货币改革顺利完成,一旦出现差错的话整个国家的财政都会出现动荡。
一年前的大秦那叫穷困潦倒,显然不可能完成货币改革。
经过一年的修养之后,在加上下西洋的巨大收益,以及从倭岛源源不断的运回金银,大秦已经拥有了足够的白银和黄金储备,已经能够支撑国家从铜本制过渡到银本制。
所以,在攻破东京前的一个月,嬴昊命王猛和荀彧的主导货币改革,并推行出了金银铜三种货币,又以银币为主体货币。
大秦这次推出的新货币,正面都印有开国皇帝嬴昊的头像,而反面则印有‘神武通宝、大秦永昌’八个字。
大秦新货币不是全金全银的货币,而是以金银铜三种金属为主,掺杂了其他金属的合金,只不过其他金属的比例并不高而已,最多只占量程。
这样的话,一斤的黄金白银,可铸造出1枚金币银币,每一枚金币银币的价值,却相当于一两黄金白银。
这等于让大秦的金银储备凭空多出两成,无形中增加了整个国家的财富。
至于金币、银币、铜币之间的兑换比,则分别是:1:5:1500;
也就是说,1枚金币,可以兑换5枚银币,1500枚铜币。
而一枚银币,则可以兑换500枚铜币。
一百石粮食可以卖五万枚铜币,百姓需要用车才能拉走,但换成银币的话,也只是一百枚而已,一只手就能拎走,可比之前要方便太多太多了。
大秦的这次货币改革,极大的推动了财富的流通,也让大秦的商业发展的更加迅速。
铜本位过渡到银本位,只是嬴昊的第一步计划而已,他接下来还要设立银行,收拢天下财富,并发行银票,让财富的流通更加便利。
嬴昊还想过跳过这些环节,直接将纸币也给搞出来,毕竟纸币流通起来肯定更加便利,但深思之后认为还不是时候。
治大国如烹小鲜,货币改革也同样如此。
信用货币来源于国家信用的背书,而纸张的普及到现在都还不到十年,让本来没有任何购买力的纸来当货币,还未统一的大秦显然还不具备这那高的公信力。
另外,大秦也才刚刚过渡到银本制,这么快就推行纸币,这显然是揠苗助长,极易造成金融动荡与混乱。
起码要等到天下统一之后,大秦的银本制趋于成熟,并且能顺利过渡到金本制之时,才适合推行纸币出世,而这起码需要百年的过渡时间。
对于现在的大秦来说,安稳发展大于一切,所以纸币什么的,压根就不适合在这个时代出现。
沈炼给了丁修五十枚银币,相当于给了他五十两白银,这可不是一个小数字,足够十户百姓一年之用。
要是一般锦衣卫的话,肯定是拿不出这么多钱的,但沈炼不一样,他还在黑冰台挂了名,一人却拿着两份俸禄,所以才能一次性拿出这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