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六九章 本章无题(2 / 2)

实际情况可以理解为,皇帝陛下一时拿不定主意,要好好考虑考虑。

引申一下也可以理解为,皇帝陛下觉得上书之人纯属无稽之谈,根本不屑处理。

总之,这是一个可以让皇帝偷懒,大臣费解的处置方式,长点心的就此偃旗息鼓绝口不谈此事,没心没肺的继续上书,直到把皇帝催的烦了也就有结果了。

王元良就是属于没心没肺的那种人,奏疏发出去之后,又接二连三的向兵部发了数道公函,催促上面尽快对王文度此人的处置意见做出批复。

偏生不管是奏疏还是公函,送出之后全部都如同泥牛入海,没有半点消息传回。

但凡换个人遇到这样的情况,都会觉得不对头,奈何王元良并不是一般人,见公函久无回复,把心一横索性给自家姐夫写了一封家书。

信中把自己描述成一个心怀天下,急公好义,敢于挑战恶势力的栋梁之才,又将李昊描述成一个目无尊长,放浪形骸,横行无忌的纨绔子弟。

最后又在信中把王文度说成一个贪渎无数,阿谀奉承之辈。

书信送到陈叔达手中之后,这位江国公立刻拍了桌子,勃然大怒。

陈叔达乃陈宣帝的十七子,封义阳王,陈亡之后入隋为官,待到李渊在晋阳起兵之后,又混进了大唐的朝庭。

此人历三朝而不倒,一是靠站队,每次关键时刻都能站到正确的一方。

二就是靠能力,因其出身皇室,眼界与一般凡夫自然是大不相同,看待问题和处理问题的方式也颇有独到之处。

正因如此,便是到了李二这一朝,这老家伙依旧还能在朝堂上晃荡。

可江湖有句老话叫岁月如飞刀,刀刀催人老。

随着年龄的增长,老陈头儿的脑子多少也有些不清不楚,虽说不上老年痴呆,却也多少有些偏听偏信。

就好像上次他女婿蛊惑他弹劾李昊,放在平时他根本不会去做。

而这次,妻弟的来书如果他认真去看看,再想想自家妻弟的为人,立刻就会找到其中的漏洞。

只是……,这一次他过份的相信了自己的妻弟,不知不觉走上了一条不归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