害的时候,燃起火堆,大家都围着一块睡。
白天太阳出来,不那么冷的时候,老人看孩子,棉袄都给青壮年穿上。上山拾柴的有,进城讨饭的有。
似乎有了希望之后,每个人眼里都有了生命力。
好在年关,城里有钱人家做喜事的多,时不时的有人会带些肉菜回来分着一块。偶尔得几块糖也晓得给小娃儿甜嘴。
住在一起的人,在互相帮助中生活。
不放心的李子媛拉着刘琴年前去看了一回,连刘琴也震惊这些人自制的程度。放米缸的房间,还放了不少菜干、野菌。
二人商量了一下,采买了不少鸡鸭鱼肉在过年那天送过来。甚至给了两坛酒,一些炮仗。
好歹,家人都在身边,热闹满足的过个年。
大年初一一早上,李子媛家门口声音不断,待她开门才发现站了三位不认识的嫂子还带着几个孩子。
“您好,请问你们找谁?”
妇人们推搡着谁也不愿意上前说话,饱经风霜的脸上仍看的出红晕。几个孩子中年龄最大的瞧着岁的样子,脆生道“我们来找李女官。”
“我就是,请问你们有什么事吗?”
“我们是住在城外草窝子的,听说是李女官您做的好事,上门表示感谢,另外给您拜年。”
一番话说的有条有理,李子媛笑了笑。
妇人们神情放松下来,拎着东西放到门槛边上。除了菜干还有一条狍子腿、草鞋数双。看的出来,这已经是她们能尽的最大的努力了。
“来者是客,进来坐一会吧?”
“不用了不用了,太麻烦女官人了。”
“家里有糖有果子,过年了,该叫孩子们吃点零嘴。要不外面人还说我多小气呢。”
妇人们本来还犹豫着,孩子们哼唧起来。道声叨扰进了院子。
王氏从里头出来,妇人们叫孩子赶紧磕头,谢谢老夫人。王氏哪里见过这个阵仗,回屋用红线串了几个铜板一个孩子给了一串。
“新年,是个意思。都是懂事的孩子,长大了好好孝敬母亲。”
这会子功夫李子媛端了笸箩过来,里面有果子有瓜子花生红枣还有糖。孩子们一人拈了一粒糖,李子媛叫妇人们吃,她们都谦让着不要。
王氏抓着笸箩里的东西就往她们身上塞“带回去吃,家里这些东西多着呢。”
“太不好意思了。不用了夫人。”
“我也是穷苦人家出来的,知道日子难熬的道理。都装上!”
李子媛引着最大的孩子说话,几岁了,哪里来的,为什么在救助营地。
“九岁了,打城南山里来的。山上雪下的大,屋子塌了。家里粮食不够多了,下山找吃的。”
“你爹呢?”
“爹被抓壮丁了。姐姐,壮丁是什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