决定灭国的原因,不仅仅是靠武力,或者说靠武力是不够的。这需要教化与威压同时进行。
民众认可,是能否统治一个国度的最根本元素。
对于灭国,教化甚至比武力更重要。
在这一点上,基本上是阐述一个道理民心所向,是革命成败的关键。
说白了,必须是王道与霸道同时推进,才能真正做到灭国。
这篇文章,是在为东西两路开战兜底……
同时,赵曦也给曹霖和折可行下达了密令,要求他俩务必控制战事节奏,在必要时可以以密旨取代东西两路的指挥权。
这个并不是赵曦本意,对他来说应该是用人不疑疑人不用,可整个秦州的官员,不论文武,一致建议他这样做,甚至连狄青也是强烈要求的。
怎么说呢,文官,纯粹是对武将的防范和戒备,而武将,则是考虑为东西两路的将领们找个托底的。
毕竟战场不是人想象,一旦进入战事,很多决策并非会按照预先推演的来,这时候就需要像护卫营指挥使那样,跟脚厚实的人来背锅,避免罪责部压在种谔和郭逵身上。
这就是国朝文武的现状。
甚至对曹霖和折可行的密旨,是经过朝堂正规流程形成的。
“此战必胜!”
这是富弼在看到赵曦这篇文章后的第一句评论。
“我希望决战地是好水川!”
“稚圭,你这……”
韩琦希望在好水川决战?这话让富弼都瘆得慌。
“彦国,正如殿下所言,国朝被打破了胆,抽调了脊梁。而造成这一结果的最后一根稻草,就是好水川之战。”
“我韩琦能明白,是耻辱就是耻辱,我不回避。如今殿下这次战事的周部署,让我看到了雪耻的希望。”
“既然是好水川之战让国朝没了胆,为何不在好水川再把国朝的胆打回来?”
能做到执宰,心胸真不会太狭窄。
“稚圭,此事恐怕有难度。太子殿下思谋周,从这篇论战可见。”
“好水川之战,是稚圭你所主导,也是你一生的痛。如今之战,大胜的几率相当高,太子殿下又如何会选择好水川?岂不是故意给你韩稚圭难看?”
“彦国,我准备亲笔向殿下提议,若有可能,尽量将战场设在好水川。如此,也让我韩琦不至于死不瞑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