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在府一级进入议政的问题上,却没有将所有路的治所所在地全数进入议政,而是确定了相对重要的州府主官成为议政。
比如开封府、京兆府、真定府、秦州府、太原府等。
在朝廷官阶地位上,彻底将路、府以及州的主官有了区别。
原来国朝的体制,州府同级不说,路一级并不是一级行政区划,也不是一级朝廷衙门,是承担监察和协调职能的设定,但在事实上却承担了一级政府的职能。
这一次官制改革,算是对路一级正名。
原来的官制,一般路一级主官多数会兼任治所所在府衙的府尊,并且还主一路兵事。
而在新的官制中,明确了路高于府,并且取消了文臣主兵事的职能。
对于路一级,赵曦是按后世省级行政区划去设定的。只是考虑到约定俗成和惯例,并没有重新去划分界线,依然按照原来国朝遵行的界域。
从地方官这一块,基本上就形成了议政席位武将占据三成的效果。
路一级主官、一路驻军的主官,一路驻军的文佐官,各出一人议政。
在朝廷衙门这一块,六部九卿主副官,贡院、讲武堂、工坊城、市易寺、国营寺等新设机构的主副官等也进入议政。
就造成了文武比例上的差距,达不到武将占据三成议政的总标准。
于是,赵曦经过与内阁商议,将原本太祖解除兵权后,给予特殊待遇的勋贵家族,一并纳入了议政行列。
取缔了太祖优待勋贵家族的传承待遇,同时放宽了勋贵晋升高位执掌兵权的限制。
其实这一点根本就不用担心。能晋升高位的,从来没有断过。比如高家,比如曹家,比如石家。
至于那些真正躺在功劳薄上混吃等死的勋贵,赵曦没准备继续养着他们。连宗亲都变成了国民待遇,连皇子都容许历练考举了,他们又怎能例外?
这一点上,内阁达成一致很痛快…~对于勋贵的厌烦,估计文臣早不耐了。
内阁成员的确定,除了吕嘉问很幼稚的一次弹章,让王安石很没面子以外,再没出现任何意外。
主要是,对于官制改革后,处于三级决策制顶端内阁成员权利有多大,臣工们还是想再看看。
不管怎样,这一次大动干戈的大变革,算是顺利的实行了。
总算是把心中的权利架构完成了。
nt
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