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要这一届内阁就是完全的凝聚一体…~那样的话,就是赵曦也不放心。
比如,吕惠卿、章惇、王韶,都属于曾经受过王安石提携的。
然而,吕惠卿在市易方面的能力,在当今的国朝,也就薛向可堪一比。
并且,吕惠卿是一个最能读懂形势的人,也最善于揣摩人心。
这就注定,他在内阁,不会也不敢,甚至不屑于与王安石同气。
至于章惇,那是一个心中自我意识最坚固的个性。跟王安石的关系,他更倾向于是特定时期的特定情况。
没有一点什么感恩的因素存在。
王韶的军功最甚,本来应该唯王安石马首是瞻,但是,有了吕惠卿和章惇在前面,王韶也就那样了。
谁就想一直谦恭着做弟样?
本来孤立的苏辙,却因为讲武堂的经历,跟章惇成了莫逆。
至于剩下的,赵曦潜邸的旧臣不必了。
这样的内阁,赵曦应该是最放心了。
平衡,各司其职,官家决断,是这一届内阁最明显的特征。
赵曦也并没有在对待内阁首相上与上一届有多大差别,一样支持内阁首相的统筹地位。
还好,王安石的拗劲,在面对敢于担事做事的臣工时,他倒还不太执拗。
所以,在初始的磨合阶段,内阁显得相当和谐,即便是争端,也都控制在合理的范围,不至于将问题放大。
“王相,从具体事务中脱离出来可还适应?”
赵曦确实有点担心王安石的脾性,担心他因为刚直的个性,不能发挥首相调停的作用。
“官家,老臣自知本性不适合协调,但是,既然担其任,任其职,老臣便懂得折郑”
“臣以为,这一届内阁,官家以干实事为宗旨,臣便围绕这一宗旨行为。处理内阁纷争,臣对事不对人……”
不得不,赵曦还是低估了王安石的政治智慧,也看了人家能成为名相的能力。
王安石跟富弼最大的区别,是他懂得因势而为,不拘泥,懂得变通,接受和适应能力很强。
当然,这也是因为两届内阁所面临的国朝形势大不同,所面临的内阁成员也不同造成的。
国朝是怎样的状况,内阁是怎样的形势,他王安石都清楚。
“王相能这样想,朕很放心!朕希望,这一届内阁,能让大宋真正走上一个前所未有的强盛!”
“能铸就一个不同于汉唐,文武和谐,君臣一致,士族和黎民均受益并衷心拥护的大宋。”
“让我们君臣一心,共铸盛世!以待千年以后,后辈世人,均以我等的时代为荣!”
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