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赵兴求还朔 公家财源广(3 / 4)

即鹿 赵子曰 197 字 2020-12-23

道,“令公,你请说吧,要怎样,你才肯写此檄令,调八郡兵援秦州?”

“相公,你这叫什么话!”

“我这叫什么话?”

麴爽不乐地说道:“我家世为王臣,兼为国家外家,自定西肇建以来,我家历代,无不为国尽忠,驰骋疆场,勠力效死,我麴爽一心为国,乃心王室,忠诚之心,天日可鉴,我所说者,悉为八郡实情,八郡确乎兵力不足,难以外调,我岂是为捞什么好处而故意作梗,为难相公?”

“令公,我知你不满张道岳出任八郡郎将府的府主郎将,可这是王命,你我身为人臣,焉可不从诏令?”

麴爽哼了一哼,说道:“不是诏令,是懿旨。”

“大王尚未亲政,懿旨与诏令有何区别?”

“八郡实难调兵。”

“行陇西太守麴章,政绩卓异,知兵敢战,今秦州或将迎敌,用人之际,可行权宜,我明日就上书朝中,奏请把他的这个‘行’字去掉,正式下诏,任他为陇西太守。”

依照惯例,新的州郡县长吏到任,是要试用一段时间的,而今虽然不比前代秦朝,在试用的时间上没有那么长的定制,但这个形式还是要走的,因而唐艾、麴章、郭道庆等这些新任的秦州官吏,现下官职的前边,严格来说,都是还有个“行”字的。

麴爽说道:“国家规制,怎可随意破坏?相公,这可不是为政之道啊。”

莘迩哑然,心道:“你他娘的,还教训起我了?”亦知这点好处,麴爽大约是不看在眼里的,只能放出自己的底线,说道,“令公奏请朝中,在八郡设州,州的名字,令公都替朝廷想好了,叫做河州,……这件事,是去年还是前年的事?我记性不太好,有点忘了。”

“怎么?”

“秦虏若果来犯,击退了秦虏后,我奏请太后,设河州於八郡,举田居任河州刺史。”

麴爽听到此话,眉头不由自主地一挑,却还是没有立刻松口,而是摇了摇羽扇,慢吞吞地说道:“相公,要说知兵敢战,临戎侯可谓其中俊彦矣,其部铁弗胡骑,亦俱善斗,於今秦州固然可能会遭秦虏侵犯,朔方亦不可不虑也,不如把他重调还朔方,叫他与其兄赵染干,并助张韶,为国家守境,相公以为怎样?”

这话,是莘迩没有想到的。

莘迩心中一动,想道:“赵兴?老麴为何会突然提起他?莫不是赵兴投到了他的门下?”

麴爽与赵兴八竿子打不着的人,要非是赵兴主动投靠了他,麴爽定然是不会提到他的。

顺着这个思路,莘迩又想道:“‘调还朔方’、‘为国家守境’云云,这只怕不是老麴的主意,是赵兴求他的吧?”

越想,越有这个可能。

赵兴先是跟着张韶打下了朔方,接着又跟着唐艾打下了南安,转战千里,功劳颇立,莘迩奏请朝中,对他亦赏赐甚厚,但说到底,赏赐归赏赐,究竟不如实权令人如意,朔方是赵兴的故乡,相比在谷阴空享富贵地待着,他年纪轻轻的,更想回朔方大展拳脚,这是极有可能的。

但之所以用赵染干佐助张韶,把赵染干、赵兴兄弟分开,就是为了避免赵氏兄弟架空张韶,是以,放赵兴回朔方,这显然是不可能的。

莘迩不动神色,只当未猜出赵兴应是已投到了麴爽门下,说道:“赵孤塗刚被大王召到谷阴,大王召他来,正是欲他与赵兴、阿利罗兄弟相会。想他兄弟因战乱流离,已是多年天各一方,亦可叹也,如今刚刚相会,怎可就使之再度分离?令公,为政者当体人情,不可如此凉薄啊!”

“相公,赵兴此人骁勇,今把之闲置王城,恐有浪费之嫌。”

“令公言之甚是,所以这回援助秦州,我打算把他及其部也调派过去。”

“……此事,相公是不允了?”

莘迩说道:“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