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第16章(11 / 11)

碗,哥心里也过意不去。

有他们帮忙,我轻快不少,活干的也快多了。陈师傅也不让我叫他师傅,和大伙一块叫他陈哥。

每天大伙下班回到寝室,都是有说有笑的,在一块儿打打扑克,聊聊天,感觉不到累。其实做餐饮的都属夜猫子的,看着一天下来时间挺长,一上班就盼着下班,上班的时候无精打采,总想睡觉,等下了班,立马来了精神头,不累也不困,像变个人似的。

陈师傅的人缘好,朋友也多,隔着盛美酒店的那条街上,他的一个朋友在那开了一家小吃部,我们总到那里去吃饭喝酒。陈师傅的朋友姓吴,是陈师傅师父的堂弟。陈师傅的师父是工会大厦的吴师傅,省城一位很有名的老师傅,也是名厨。等陈师傅师父堂弟小吴,和陈师傅非常要好,两个人是好兄弟。小吴在他哥哥的帮助下,开了这家小吃部,生意还行。

下了班,没啥事,大家就打扑克凑钱,输了的把钱放在一起,等凑够一顿饭钱就停,跑到小吴那喝酒。那时候一顿饭也没几个钱,大部分都是象征性的给点,更多的时候是陈师傅买单,用他的话说,谁叫我挣得钱多呢,等你们一个月挣八百块钱的时候,就开始你们买单了。陈师傅就是这样讲究,重义气,大家都喜欢和他在一起。俗话说跟啥人学啥人,在厨师的这条道路上,陈师傅对我的影响很大。直到现在我俩都有联系,有时候还会聚聚,坐在一起喝点小酒聊聊天,回忆回忆过去。

陈师傅家是市里的,每天也不回家,和我们住在一起。他有一个哥哥,在电信局工作,所以他是我见到第一个有传呼机的厨师,大家就把他的传呼号当成共用的,很多时候他的传呼机响了,他到吧台回电话,一会就跑回来,喊“某某,你的。”

有时候他就说“不行我借你们钱,你们自己整个传呼机,我都快成你们通信员了。”

大家就笑。那时候一个数字传呼机就四、五百块钱,如果是汉显的,得一千多,对我们来说,都买不起。就连李剑寒水案,一个月才三百五十块钱,我就更不用提了,二百四十块钱,哪敢买呀。

现在有时候和陈师傅在一起喝酒,他就会说“那时候不攒钱,挣点钱都给你们交电话费了。”

虽然玩笑,但可想而知他是怎样的一个人。

有时候我怼他,说“陈哥要不是当年你那样,大伙都学你,现在大伙也都成有钱人了,你是害人不浅呀。”

这时候他就会说“钱这玩意儿不是一个人挣的,有钱大伙花呗,知道不,钱是越花越有,有人就有钱。”

其实真是这样,钱挣回来就是花的,会花钱的人才会挣钱,货币只有流通起来才会产生价值。有些人活了一辈子也没弄明白这回事,最后是钱没攒下,人也没留下。

很多时候认为金钱就是财富,于是就拼命的赚钱,等把钱赚到手了,发现许多东西都离自己远去,许多应该有的快乐没有,许多该有的幸福没有,细想想,什么是财富,生活本身就是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