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之治。 [5] [171]汉和帝时期击败贵霜帝国, [205]迫使匈奴西迁,复收西域, [204]通使罗马,实现中国与欧洲首次直接交往, [227]国力到达顶峰,史称永元之隆。 [6-7]中后期权归女主,六后临朝。 [206]邓太后以女君之名亲政, [198]推行一系列改革,复平天下,史称“和熹盛东汉”; [200] [203]汉安帝亲政后朝政腐败,国势倾颓;汉顺帝推行阳嘉新制,中兴东汉; [214]桓灵二帝兴起党锢之祸,引发黄巾起义,朝廷令各州郡自行募兵平叛,导致地方豪强拥兵自重。190年,董卓挟献帝迁都长安 [8-9],揭开了军阀混战的序幕。 [10] [11] [12]董卓被杀后,汉献帝东归洛阳 [13],曹操迎汉献帝迁都许昌。220年,曹丕篡汉,东汉覆灭,进入三国时期。
东汉沿用西汉制度并进行调整,以适应当时社会状况,在经济、文化、科学技术等方面都远超过了西汉时期的水平。 [114-115]在此期间,佛教传入中国,道教诞生,汉服定型 [250],夜市兴起 [249],蔡伦改进造纸术,邓绥开创男女同校的先河, [240]张衡发明地动仪和浑天仪,许慎着成世界第一部字典《说文解字》, [228]汉顺帝开辟科举制的萌芽, [241]印刷术雏形拓印问世 [253],史学家司马光评价道:“自(夏商周)三代既亡,风化之美,未有若东汉之盛者也。” [229]
相关星图
查看更多
东汉历任皇帝
共14个词条105.4万阅读
刘秀
东汉第一位皇帝
刘庄
东汉第二位皇帝
刘炟
东汉第三位皇帝
刘肇
东汉第四位皇帝
东汉太常
共4个词条5647阅读
皇甫嵩
皇甫嵩(?—195年),字义真,安定朝那(今宁夏固原东南)人。名将皇甫规之侄,雁门太守皇甫节之子,中国东汉末年镇压黄巾起义的重要将领。皇甫嵩少时好诗书,习弓马。汉灵帝时被征为议郎,迁任北地太守。中平元年(184年),黄巾起义爆发后,灵帝令其为左中郎将、持节,前往颍川郡镇压黄巾军波才部,后击退波才,封都乡侯。十月,奉命北上,领军与张梁激战于广宗(今河北威县东)。次月,又击杀张宝于下曲阳(今河北晋州市),升左车骑将军,兼冀州牧,封槐里侯。中平二年(185年),被宦官诬告,罢左车骑将军。中平五年(188年),出任左将军,与所督前将军董卓合兵往援陈仓(今陕西宝鸡东)。初平元年(190年),董卓专权,任命皇甫嵩为城门校尉。皇甫嵩至京师,董卓立即下令将其逮捕,欲杀之。因众人求情,改任议郎、御史中丞。初平三年(192年),董卓被诛,皇甫嵩任征西将军,继为车骑将军、太尉、光禄大夫、太常。兴平二年(195年),皇甫嵩病卒。皇甫嵩一生为人爱慎尽勤,先后上表陈谏有补益者五百余事,皆手书,毁草稿,不宣于外。又不置亲信下士,门无留客,时人皆称其忠贤廉明。其身经灵、少、献三帝,始终忠于朝廷,屡建战功,平乱维稳。虽多次被诬陷,但刚直不阿,不参与党锢,还谏言赦免。忧国扶民,德布天下,为当时的社会经济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
赵岐
赵岐(?-201年),字邠卿。京兆长陵县(今陕西咸阳)人。东汉末年官员、经学家、画家。初名嘉,字台卿,后因避难而改名。赵岐年少时即有才艺。汉桓帝时因得罪宦官而逃至北海卖饼,被孙嵩救至家中,藏于复壁内数年,后被赦出。延熹九年(166年),应司徒胡广辟命。后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