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胡变文》等。变文对后世民间讲唱文学有重要影响。 [174] [198]
戏剧
唐朝开始有了“戏剧”一词,唐朝的戏剧主要是“全能戏”“歌舞戏”“参军戏”“傀儡戏”,唐朝的戏剧受到西域戏剧的影响,也吸收了古印度梵剧的营养,形成了唐朝戏剧,并且传播到朝鲜半岛、古日本等。 [223]
西域戏剧,主要是龟兹戏剧,龟兹本地乐器“筚篥”是主奏乐器,他们改良了源于西亚的“竖箜篌”和“曲项琵琶”,唐朝时期传入中土并且风行各地,远播至日本、朝鲜半岛、中南半岛。西域戏剧里常用的道具“披帛彩带、缨络花绳”也被唐朝戏剧采用。 [222]
美术
绘画
主词条:隋唐绘画
唐代的绘画艺术吸收西域“晕染法”,在各类题材上都有发展:宗教画仍然较多,有“画圣”之称的着名画家吴道子兼擅人物、山水,吸收了西域画派的技法,画宗教壁画三百余壁,形成“吴带当风”的独特风格;人物、动物画具有很高艺术水平,阎立本画帝王像,张萱、周昉画贵族妇女都很传神,代表作品有《捣练图》《虢国夫人游春图》和《簪花仕女图》等;韩干画马也能曲尽精妙;山水画突破“人大于山”的局限。形成李思训父子的青绿山水和王维的水墨山水画,后者奠定了中国传统水墨山水画基础。近代出土的大量隋唐墓室壁画是反映当时绘画水平的宝贵资料 [83] [198]。此外,韩滉的《五牛图》是现存最古的纸本中国画。
周昉《簪花仕女图》
韩干《照夜白图》
张萱《虢国夫人游春图》(宋摹本)
张萱《捣练图》(宋摹本)
韩滉《五牛图》
阎立本《步辇图》(被认为是宋朝摹本)
吴道子《八十七神仙卷》
阎立本《历代帝王图》
(绘画图册主要参考资料 [106])
壁画、雕塑
唐代壁画事业特别发达,现存敦煌壁画全部排列起来可长达25公里。以图像形式阐明一些佛经思想内容的“经变画”构图复杂、富丽堂皇。 [198]
唐代雕塑比前代更细腻生动。唐太宗陵前的石雕昭陵六骏,是闻名世界的石刻精品;龙门石窟卢舍那佛造像丰满圆润、庄严慈祥,高达17.4米,耳长即近2米;敦煌石窟存隋唐塑像近五百躯,形象柔和生动;四川乐山大佛也令人赞叹。墓葬出土的各类陶俑三彩俑与石刻画极大丰富了人们对隋唐雕刻艺术的认识。 [198]
飒露紫
青骓
拳毛騧
什伐赤
特勒骠
白蹄乌
书法
主词条:唐代书法
唐朝书法
初唐书法多学王羲之,以虞世南水平最高,其楷书字体柔圆;欧阳询吸收北方书法风格,楷书笔力严整,自成一体,名作有《九成宫醴泉铭》。二人与褚遂良、薛稷并称“初唐四大家”。盛唐时笔意渐肥。颜真卿一扫“肥俗”之弊,笔法遒劲、方正浑厚,影响深远。代表作有《多宝塔碑》《颜氏家庙碑》;晚唐书法名家柳公权的字体劲健,代表作有《玄秘塔碑》。颜柳二人的书法被称为“颜筋柳骨”,其风格影响后世,分别形成了“颜体”与“柳体”。此外怀素、张旭的草书也很有名。后世在敦煌发现的几万件经卷,多为“经生”抄录;墓葬出土的几下方墓志出自众多书手刻工。这些发现是隋唐书法水平及其普及的最好见证。 [198]
史学
唐以前,纪传体正史多由私家修撰。从唐朝开始,朝廷设立史馆,置史官专修史书,而以宰相总监 [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