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留辫的说法,在金太宗天会七年还强制胡服留辫,剃发留辫的习俗为后来的清朝继承,金代皇帝也可掌掴大臣” [24]。
金朝户口流动表
年代
户数
口数
户均口数
备注
金世宗大定元年(1161年)
300余万
6.55
数据出处 [59]
金世宗大定二十七年(1187年)
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6.58
数据出处 [59]
金章宗明昌元年(1190年)
6.55
数据出处 [60]
金章宗明昌六年(1195年)
6.71
数据出处 [61]
金章宗泰和七年(1207年)
①
②
①
②
①5.96
②6.36
①号数据出处 [62]
②号数据出处 [63]
实际人口达5600万 [56]
金哀宗天兴三年(1234年)
200万
1050万
-
数据出处 [64]
注:本表数据参考《金史·食货志》及各版《中国人口史》。
文化
播报
编辑
文字
女真文和汉文是金朝通行的官方文字,其中女真文是根据汉字改制的契丹字拼写女真语言而制成的。女真族原采用契丹字,随着金朝的建立,完颜希尹奉金太祖之令,参考汉文与契丹文创造女真文,并且在1191年八月颁行。1165年,徒单子温参考契丹字译本,译成《贞观政要》、《白氏策林》等书。金世宗时,朝廷设立译经所,翻译汉文经史为女真文,而后又陆续翻多多本汉文书籍。金世宗对宰相们说:“朕之所以命令翻译五经,是要女真人知道仁义道德所在”。 [73]
然而当时女真字与汉字对译,都要先译成契丹字,然后再转译。金章宗时,专设弘文院译写儒学经书,命学官讲解。1191年罢废契丹字,规定今后女真字直译为汉字。但随着汉语的通用,女真贵族多已识读汉字。汉字书籍在女真族中广泛流行。 [70]
思想
金朝以儒家作为基本思想,而道家、佛教与法家亦较广泛流传和应用。金朝思想家讨论批判两宋理学与经义学,让理学再度于北方兴起,发扬中华思想。在学术思想方面,赵秉文被称为“儒之正理之主”,他批评汉以来的传注之学,充分肯定周濂溪、二程(程颢、程颐)建立的北宋理学。 [65]并且将佛教、道家与理学思想融合一体,以卫道统名于金。
王若虚批评传注之学,其弊不可胜言,肯定北宋理学 [66-67]”。然而他也批评北宋理学,并曾下功夫对两宋理学注释加以评论和褒贬,但未自成一家之言。李纯甫着有《中庸集解》、《鸣道集解》,其思想先是由儒教转向道教、最后转向佛教,“号中国心学,西方文教”。 [68]他说:“学至于佛则无所学”,以为宋伊川诸儒“皆窃吾佛书”。 [69]为了达到以佛为主的儒、道、佛三教合一,大胆地向两宋理学开战 [70]。
在政治思想方面,赵秉文认为王室与列国、华与夷、中国与四境的关系都是可变的;认为有公天下之心的都称“汉”,认为社稷与民相比,民贵而社稷轻,反对唐开元末“祸始于妃后,成于宦竖,终于藩镇”的提法,认为祸害的根源在“明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