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6章 郑光策:矢志经世的晚清士林楷模(3 / 3)

等多个方面。他的这些提议,反映了他对社会现状的深刻洞察和对改善民生的强烈责任感。

郑光策的思想深受明清之际几位大儒的影响,特别是黄宗羲、顾炎武等人,他们都强调实践的重要性。郑光策继承了这一传统,反对空谈理论,强调实际的行为和成效。他不追求表面文章,而是致力于通过实际行动来推动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郑光策虽有深厚的学识,但并不急于着述,他认为真正的学问应该先从修身做起,然后再推广到社会,只有在无法改变现状的情况下才会考虑着书立说。因此,他生前并没有留下大量的着作,仅有一些诗稿和古文,自题为“西霞丛稿”。这些作品都是他深思熟虑的结果,充满了对现实的关切和对未来的展望。

在他去世后,梁章钜根据郑光策的遗愿,编辑了他的遗稿,编成了《西霞文钞》上下两卷,并请汪志伊作序,由郑光策的学生陈孔扬负责印刷出版。此外,还有《诗钞》和《俪体文钞》未能及时刊刻。

郑光策去世后,士林中人无不惋惜。到了道光年间,林则徐看到郑光策生前所画的“抱膝图”,不禁感慨万千,挥笔题诗,表达了对恩师深深的怀念之情。

古代历史着名人物三月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