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幅削弱。意识到继续留在吴鲲麾下已无前途,刘永福决心另辟蹊径。他在自己的住处设坛,与部下歃血为盟,誓要共赴国难,并用剑毁掉了吴鲲所授予的左翼先锋印鉴。此时,黑旗军的核心成员包括潘哥招、邓阿英、陆满金等二十多人,他们之间关系紧密,彼此信任。
鉴于越南北部局势动荡,阮朝政府无力控制局面,刘永福决定率部300余人进入越南,希望能够借此机会发展自己的势力。他们首先到达了由邓志雄、梁俊秀等人占据的苏街大墟。虽然部下农秀业建议趁机消灭邓志雄和梁俊秀,但刘永福并未采纳此建议。相反,他选择向越南阮朝政府表明立场,最终被任命为宣光团勇头目
三、雄踞保胜
同治七年(1868年)正月,刘永福率部进驻六安州,并与盘文义的白旗军发生冲突。尽管刘永福仅率领300余人,而盘文义的兵力超过一万,但他凭借当地民众的支持和巧妙布置的竹签阵,最终战胜了盘文义。利用对方军心不稳的机会,刘永福设计刺杀了盘文义,并将其首级及部下伪官的首级送交阮朝官府,因此获得了越王阮福时的认可,被升为百户。
然而,刘永福并不满足于仅仅控制六安州这个狭小的地盘。他认为要想进一步发展,需要占领更重要的战略地点。于是,他将目光投向了毗邻云南的商业重镇保胜。当时保胜由中国人何均昌占据,并设立关卡征收税费,阮朝政府对此无能为力。刘永福击败了何均昌,并在何均昌请求黄旗军首领黄崇英支援时,采取了外交手段,暂时避免了与黄崇英直接冲突。
到了同治八年(1869年),刘永福与黄崇英之间的矛盾升级,最终爆发了直接对抗。刘永福先发制人,于同年四月在保胜与黄崇英交战,并于五月击败了黄崇英,成功入驻保胜。当时,清军将领冯子材正率部进入越南围剿吴鲲,阮朝政府担心刘永福长期驻扎保胜,会影响其利益,因此请求冯子材将刘永福带回中国或加以剿灭,但冯子材未予理会。
同治九年(1870年)七月,黄崇英乘冯子材撤军之机卷土重来,阮朝官军无力抵挡,刘永福再次向阮朝请求围剿黄崇英。越王阮福时指示,可以利用刘永福的力量来对付黄崇英,但要小心控制,以免刘永福势力过大难以驾驭。刘永福随即与冯子材合作,派遣精兵与清军会合,共同讨伐黄崇英。在刘永福的支持下,冯子材攻下了黄崇英的据点河阳,并给予刘永福四品蓝翎功牌作为奖励。
与此同时,刘永福亲自率领黑旗军主力在兴化省一带与黄崇英作战,并在龙鲁之战中将黄崇英击伤。随着刘永福在越南北部站稳脚跟,越来越多的广西农民军部队前来投奔,其中包括杨着恩、吴凤典、黄守忠等部,尤其是黄守忠的加入,使黑旗军从最初的几百人迅速扩张到两千多人,成为越南北部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
同治十二年(1873年)九月,刘永福因击败黄旗军、收复湖宁、立石两县的功绩,被阮朝政府任命为兴化保胜防御使。尽管刘永福获得了越南官方身份,但他仍然保留着清朝的装扮习惯,只在必要时才会穿戴越南官服。
四、抗法剿匪
刘永福崛起之时,正值越南内外交困,内有动乱频发,外有法国殖民者的威胁。同治十二年(1873年),法国为了打通红河至云南的航道,派遣海军上尉安邺率军入侵越南北圻,攻占了重要城市河内。越南守臣阮知方殉国,越南北圻统督黄佐炎调遣刘永福率黑旗军前往抵御法军。刘永福接到命令后,立即率军兼程南下,抵达距离河内城十里外的罗城,与越南官兵协同作战。刘永福负责冲锋陷阵,而越南官兵则承担后勤支持工作。十一月初二日(12月21日),黑旗军诱敌深入,在纸桥设伏,成功击毙安邺及其部分随行人员。尽管这场胜利对刘永福而言意义重大,但越南朝廷对这次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