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评价不高,认为并非堂堂正正的战斗,只是擢升刘永福为副领兵官。
尽管如此,刘永福在越南的地位并未因此受到影响,他继续履行剿匪的任务,黑旗军也成为了越南剿匪行动中的主力军。同治十三年(1874年),刘永福因为在兴化等地围剿黄崇英的功劳,被阮朝提升为正领兵官,并允许黑旗军在保胜设立关卡征税,所得税款用于补充军需,黑旗军的规模也扩大到了三千人左右。同年十月,越南朝廷调动四路大军进剿黄崇英,刘永福被任命为三宣副提督,负责督率这四路大军。光绪元年(1875年),黄崇英在芳渡社被清越联军俘虏并处决,事后,清政府赏赐刘永福四品顶戴。
黄崇英被剿灭后,越南政府担忧刘永福会阻碍法国船只通航云南,进而影响法越关系,多次尝试将刘永福调离保胜,但均未成功。刘永福也不愿意继续受越南政府的指挥,他曾向滇桂两省的地方官员请求允许回国谋生,表示宁愿在中国担任较低级别的职务,也不愿在越南担任高位。然而,这些请求都没有得到批准。
在此期间,黄崇英的残部分散在越南北部山区继续活动,越南官军无力剿灭,只能依赖黑旗军和清军的力量。因此,刘永福得以继续以保胜为基地发展自己的势力。光绪四年(1878年)冬季,发生了清军将领李扬才叛逃越南的事件。刘永福协助剿灭叛军有功,于次年二月被越南政府正式授予三宣副提督的职位,并被封为英勇将军。此后,刘永福仍然在越南北部跟随越南官军进行剿匪行动,但始终未能彻底清除残余势力。
光绪七年(1881年),法国开始计划全面征服越南北圻,打通红河航道,并将越南变为正式的保护国。这一举动引起了清政府的高度关注。中国驻法公使曾纪泽及时将法国即将用兵的消息报告给了清政府,促使清廷要求相关督抚大员提出应对策略。广西巡抚庆裕、两广总督张树声、云贵总督刘长佑、云南巡抚杜瑞联等官员纷纷建议联络刘永福,利用其在当地的力量对抗法国侵略。然而,清廷中枢对刘永福的态度较为保守,担心过于公开的支持会引起法国的强烈反弹,因此对于这些提议反应冷淡。
继续阅读
在此期间,法国商人和军人多次尝试进入保胜地区,但均被刘永福的黑旗军所阻止。法国政府对此非常不满,并在同年十一月正式照会越南政府,要求越南驱逐刘永福,否则将自行处理。在与法国关系日益紧张的情况下,刘永福向越南阮朝提出了回国为父母扫墓的请求。此前他曾多次提出类似请求,但均未获准。这一次,阮朝看到刘永福去意坚决,便批准了他为期五个月的假期。刘永福于光绪八年(1882年)正月二十一日回到了阔别二十多年的故乡,受到了当地乡亲的热情欢迎。
实际上,刘永福此次回国的真实目的是寻求清朝的支持。他与广西左江道周星誉所派的宣化典史王敬邦进行了会谈,请求清朝粤、滇、桂三省出兵两万,支援越南抗法。然而,在等待清廷回复的过程中,刘永福从谅山巡抚梁辉懿所派使者口中得知了法国海军中校李威利(李维业)率军逼近河内的消息。为了应对这一紧急情况,刘永福立刻返回越南。
三月初八日,河内失守,越南守臣黄耀自尽殉国。黄佐炎紧急调刘永福前来御敌,刘永福于三月十九日抵达越南山西,并于四月初一日在此地举行祭旗仪式,准备出征。由于法国深陷埃及危机,李威利同意暂时撤出河内,越南朝廷随即命令各军停止行动,并要求刘永福撤退,以便与法国谈判。在黄佐炎的劝说下,刘永福于五月初率部返回保胜,并部署了各路兵马,以防备可能的法国进攻。
在此期间,刘永福不断向刘长佑、黄桂兰等滇桂军政官员求援,这些官员虽然口头承诺“暗助”,但实际上提供的支持有限。唯一的一次实质性援助来自云南布政使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