炯,他在九月与刘永福会面,并一次性拨付了一万两饷银。面对越南朝廷的压力、清朝缺乏实质性的援助以及法国的持续威胁,刘永福陷入了孤立无援的境地。
五、鏖战越北
在刘永福最为孤立无助的时候,清朝官员唐景崧主动请求入越,希望说服刘永福重新振作,继续支持越南抵抗法国的侵略。唐景崧首先前往越南首都富春(顺化),与阮朝高官会面,确认了越南朝廷对抗法的决心不足以及对刘永福的猜忌态度。在光绪八年(1882年)年底,唐景崧向清廷提交奏折,强调应该给刘永福提供军火和饷银的支持。
光绪九年(1883年),在唐景崧准备入越与刘永福会面之际,越北局势急剧恶化。法国新上台的茹费理内阁决心加速征服越南北圻的进程,李威利于二月十八日占领了南定省城。越南国王阮福时转而倾向于抗法,并命令黄佐炎积极备战,黄佐炎随即要求刘永福出兵。但由于去年抗法时被越南朝廷阻挠的经历,刘永福对阮朝的信任度降低,对黄佐炎的六次征召均未回应。
在这种背景下,刘永福与唐景崧于三月初八日在越南山西会面。唐景崧在第二天向刘永福提出了三种策略:上策是称王于越北(一说并无此策)、中策是进军河内、下策是固守保胜。经过几天的思考,刘永福在三月十三日与唐景崧再次会面时选择了中策。三月十九日,刘永福在山西再次举行祭旗仪式,率军向河内进发。由于李威利的兵力有限,无论刘永福如何挑衅,李威利均不出城应战,而是等待法国援军的到来。
刘永福几次尝试攻占河内未果,于是在四月初九日派黄守忠、吴凤典、杨着恩带领四百人夜袭河内郊外的教堂,但被法军击退。李威利对此感到颜面尽失,于四月十三日率四百余人出城追剿黑旗军。刘永福通过城内间谍得知这一消息,并由部将杨着恩在纸桥设伏。虽然法军人数众多且装备精良,但仍中伏,黑旗军在激战中取胜,追过了纸桥。此役中,法军损失惨重,包括李威利在内的32名法军阵亡,52名受伤,黑旗军也付出了不小的代价。越南阮朝为了表彰刘永福的功绩,晋升他为三宣提督,并赐予正二品冠服,后又封为一等义良男。
然而,清廷受到李鸿章等主和派的影响,仅增强了驻越清军的力量,但并未积极支持刘永福的抗法行动。因此,刘永福未能乘胜追击,收复河内。只有唐景崧愿意与他并肩作战。
与此同时,法国采取了双线作战的策略,一方面由孤拔率领七艘舰艇和一千名士兵攻击越南首都顺化,另一方面由波滑率领两千名士兵进攻黑旗军防守的北圻据点。前者由于越南国力薄弱及政局动荡而迅速得逞,并签署了第一次顺化条约,将越南变成法国的保护国;后者则遭遇了刘永福和唐景崧的顽强抵抗。七月十三日,波滑进攻刘永福在怀德府的驻地,但被击退。两天后,洪水冲毁了黑旗军的驻地,迫使他们撤退到丹凤县。七月二十九日,波滑再次进攻丹凤,但由于洪水的影响和黑旗军的顽强抵抗,法军在相持三天后被迫撤回河内。
此后,刘永福将驻地移至地势较高的青威县,准备伺机收复河内。然而,当得知法军控制顺化的消息后,越南政府命令北圻诸臣停止抗法,并停止向黑旗军发放饷银。声援刘永福的驻越清军在得知越南投降的消息后也开始撤退,其中滇军撤至兴化,桂军撤至北宁。黑旗军被迫退守山西,仅由云南每月提供五千两饷银。
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在此期间,唐景崧再次建议刘永福割据北圻称王,但遭到了刘永福的拒绝。刘永福认为山西难以防守,打算退守保胜。唐景崧于是指使黄守忠向刘永福争取死守山西,最终刘永福决定坚守山西。
光绪九年(1883年)九月,中法谈判因法国强迫中国承认《甲戌和约》而陷入僵局,清政府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