萨摩藩的士族,同样具有国际视野,对西方文化和技术有深入了解。这些志士都意识到,只有通过改革和统一,日本才能抵御外来侵略,实现国家的独立和富强。
胜海舟的思想解放不仅体现在他对国家统一的倡导上,还表现在他对教育和人才培养的重视。他认为,建立强大的海军和国家,需要一批有远见、有才能的人才。因此,他在长崎海军传习所期间,不仅自己刻苦学习,还积极培养下一代海军人才。他的学生中,如矢田堀景藏、永持亨次郎等人,后来都成为了日本海军的骨干力量。
通过与外国人的直接接触,胜海舟深刻认识到日本必须打破传统的藩国观念,建立一个统一、强大的国家。他的这一思想不仅影响了他自己,也影响了周围的一批志士,为后来的明治维新奠定了思想基础。
五、远渡重洋
江户幕府在与美国签订《日美友好通商条约》后,为了交换条约批准书,决定于万延元年(1860年)1月向美国派出使节团。最初的计划是由一桥派的幕府重臣岩濑忠震出使,但因受“安政大狱”的波及,岩濑被迫引退。于是,幕府重新组建了使节团,由新见正兴担任正使,村垣范正为副使,小栗忠顺为目付,乘坐美国波哈坦号军舰横渡太平洋赴美国。为了确保使节团的安全,幕府海军的咸临丸号军舰被指定为警卫舰。胜海舟主动请缨,要求随行,并获批准,担任咸临丸号的舰长,指挥官为军舰奉行木村喜毅。
咸临丸号是从荷兰购买的四百余吨的军舰,集中了当时最先进的科学技术。船上除了胜海舟外,还有军舰奉行木村喜毅、军舰操练所教授方头取佐佐仓桐太郎、铃藤勇次郎、小野友五郎等人。美国海军“库柏”号测量船舰长约翰·默瑟·布鲁克海军上尉实际上是咸临丸号的指挥官。随船的还有翻译中滨万次郎和木村的随从福泽谕吉。
尽管咸临丸号是一艘先进的军舰,但在管理和使用方面,幕府海军依然沿用封建的陈规旧习。许多位居高官的海军军官并没有实际的海军知识,这导致了美国军官对日本海军军官的嘲讽。美国军官们认为,这些日本军官缺乏基本的航海技术和海军知识,根本无法有效地指挥和操作这样一艘先进的军舰。胜海舟对此感到无比愤慨,他深刻认识到,现代化的舰只必须由掌握现代科学技术的人去操纵,而且人与人的关系也必须与之相适应,这样才能使先进的军舰发挥应有的作用。
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咸临丸号在胜海舟的指挥下,战胜了太平洋上的惊涛骇浪,历时三十七天,终于顺利抵达美国旧金山。这是日本人首次横渡太平洋的成功壮举,不仅展示了日本海军的实力,也为日本与西方国家的进一步交流打开了大门。
在旧金山,胜海舟亲身接触并观察了资本主义制度下的美国社会。他参观了工厂、学校、政府机构,与当地的政要、学者和普通民众进行了广泛的交流。这些经历使他更加深刻地认识到,日本必须打破封建的藩篱和束缚,为有才能的人提供发挥作用的机会。
六、开办军学
归国后,胜海舟的仕途迎来了新的高峰。他被任命为蕃书调所头取和讲武所炮术教授,负责翻译和研究西洋书籍,以及教授军事技术。文久2年(1862年),随着幕政改革的推进,胜海舟复归海军,担任筑地军舰操练所头取(相当于幕府的海军士官学校校长)。同年闰8月17日,他晋升为军舰奉行并,开始在幕府的行政高层崭露头角。
文久3年(1864年),幕府决定在兵库和西宫建造炮台,以加强沿海防御。胜海舟被任命为总指挥,负责这一重要工程。同年4月(1863年6月),他随第14代将军德川家茂巡视大阪湾,在生田川河口(神户村内)登岸。经过德川家茂的批准,胜海舟在此设立了海军的操练局。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