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举措不仅加强了当地的海防,也为培养海军人才提供了重要的基地。
胜海舟在神户设立的私塾海军塾,旨在“从一切阶层挖掘人才”,他不仅招收了来自萨摩和土佐的鲁莽汉和脱藩者,还吸引了许多有志青年。这一开放的招生政策,打破了传统藩国的限制,为不同背景的人才提供了平等的学习机会。海军塾的教学内容涵盖了航海术、炮术、造船学等多个方面,旨在培养全面发展的海军军官。
文久4年(1864年)2月,胜海舟正式设立神户海军操练所。他的目标是建立一个“幕府和西南诸藩一大共有之海局”,希望通过这一机构,确保建立抵抗欧美进一步侵略东亚的战略据点。神户海军操练所的成立,不仅为幕府和各藩培养了大量航海人员,也为明治维新后的日本海军储备了宝贵的人才。胜海舟的弟子中,包括了坂本龙马、伊东佑亨、陆奥宗光等后来在明治维新中发挥重要作用的人物。
元治元年5月14日,胜海舟再次晋升,被任命为军舰奉行,职俸2000石,升格为大身旗本,授予武家官位从五位下·安房守,成为幕府的重要重臣。这一系列的晋升,不仅反映了幕府对胜海舟才能的认可,也显示了他在推动海军现代化方面的显着成就。胜海舟在神户海军操练所的办学理念,充分体现了他的开明和远见。
七、开明幕臣
胜海舟虽然身为幕臣,效忠幕府,但他对幕府官员的因循守旧、腐败无能和门阀之见极为反感,经常发表激烈的言论,因此惹起了世人的非议,遭到了保守派的嫉视。元治元年(1864年)7月,禁门之变爆发,幕府内部的保守势力进一步巩固了权力。胜海舟反对幕府发动征伐长州(第一次长州征伐)的战争,认为这种做法不仅徒劳无功,还会加剧国内的分裂和动荡。然而,他的观点与幕府的保守路线相抵触,同年10月,他被召回江户,11月10日被罢免了军舰奉行的职务,甚至被迫接受“蛰居生活”(闭门反省)一年半的处分。与此同时,神户海军操练所也被迫关闭。
在蛰居期间,胜海舟并没有消沉,而是利用这段时间博览群书,进一步充实了自己的学识。他与木户孝允和西乡隆盛等开明派志士保持联系,共同探讨国家的前途和改革的方向。元治元年(1864年)9月11日,胜海舟与西乡隆盛在大阪首次会面。当时,西乡对神户港开港延期甚是忧心,胜海舟向他阐述了应对之策,西乡在给大久保利通的书信中对胜海舟大加赞赏,称其为“当代罕见的才智之士”。
胜海舟的这些行为和言论,使他成为幕府体制内的开明派代表。他不仅反对幕府的保守政策,还积极寻求与志同道合的人士合作,为国家的未来出谋划策。尽管遭受打击,他仍然坚信日本必须进行改革,才能应对日益严峻的国际形势。
庆应2年(1866年),第二次长州征伐失败,幕府的威信受到了严重打击。在这种情况下,德川庆喜重新启用胜海舟,任命他为军舰奉行,负责调停会津藩和萨摩藩之间的矛盾,以及与长州藩的停战交涉。胜海舟临危受命,只身前往宫岛大愿寺,与长州藩的代表进行谈判。凭借其出色的外交才能和坚定的信念,他成功说服长州藩停战,达成了初步的和平协议。
然而,当胜海舟带着停战协议返回江户时,却发现德川庆喜并没有真正打算执行这一协议。庆喜将停战敕命放在抽屉里,没有采取任何实际行动。这一行为让胜海舟感到极度愤怒和失望。他认为,幕府的这种态度不仅辜负了他的努力,也会进一步加剧国内的分裂和动荡。因此,他毅然提出辞职请求,并返回江户。
继续阅读
八、无血开城
1866年末,一贯压制倒幕派的孝明天皇去世,年仅14岁的明治天皇即位,这使得形势变得有利于倒幕派。倒幕派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