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足利尊氏:历史漩涡中的变革者与争议领袖(4 / 7)

十九日收复镰仓。此即中先代之乱。

八月三十日,后醍醐天皇遥授足利尊氏从二位。十月,后醍醐天皇派藏人头中院具光赴镰仓,催促足利尊氏返京。足利尊氏有意回京,但被足利直义阻止,于是他拒绝奉诏,并在源赖朝旧址开置府治,自署征夷将军东国管领,对诸将进行赏赐,笼络人心,甚至连北条氏的党羽也争相归附他。足利尊氏欲借后醍醐天皇之手除掉新田义贞,乃夺新田氏在东国的地邑,全部分配给部下。足利直义也秘密移书四方,招集兵士,而京都公卿也“屡奏尊氏反状”,后醍醐天皇只是派僧人惠镇到镰仓借宣旨之名打探情况而已。惠镇尚未成行,足利尊氏请讨新田义贞的上书就在十一月十八日传至京都,将新田义贞比作赵高,自比章邯,导致京都震动。后醍醐天皇这才确认足利尊氏要反,遂派尊良亲王、新田义贞等领兵讨伐足利尊氏,并在十一月二十六日正式削夺足利尊氏官爵。

足利直义与诸将戎装见足利尊氏,请求他出兵迎战官军。足利尊氏不愿蒙受反叛之名,默然良久后,对足利直义等人说:“我以源氏之宗,承久已来,为北条氏所抑制,今日乃获位二品。职忝阃寄,虽以微功,亦帝恩矣,义不可背。今者被谴,正以戕亲王与招兵故也,而二者皆非我所为。陈情控诉,冀其弭疑;或不见听,便当薙发遁世以自明无罪耳。卿等善为身图,我不敢弯弓向王师矣。”还没说完,就“作色而起”,令足利直义等“相顾错愕”。他遁入建长寺,欲剃发为僧,在左右的劝阻下没有马上剃发。其后,足利直义与诸将私下决定迎战官军,结果在十二月五日兵败手越河原,新田义贞率军追至伊豆。在此千钧一发的时刻,足利直义与上杉重能等伪造数十道纶旨,要求追捕足利尊氏兄弟,“以正朝宪”。足利直义将这些纶旨带到建长寺,出示给足利尊氏,并怂恿道:“是手越之战所获。上意如此,公纵遁于桑门,恐不得免,愿思门户之计。”足利尊氏便奋然而起,说:“死生与汝俱!”马上脱下僧服,穿上锦直垂,领兵出战。十二月十一日,足利尊氏在竹下、足利直义在箱根山击败官军,翌日战于佐野山,大友贞载、盐冶高贞倒戈投奔足利尊氏,官军溃败。十三日,又败官军于伊豆。足利尊氏遂率军长驱西进。

建武三年(1336年,延元元年)正月,足利尊氏至近江国,攻陷伊岐洲城,在山崎击破胁屋义助所率官军。正月十一日,攻入京都。其后一个月,足利尊氏欲进攻后醍醐天皇所在的延历寺,与胁屋义助、楠木正成等反复拉锯,战局不利。赤松则村劝足利尊氏到九州募兵,再取京都。于是足利尊氏于二月十二日率兵渡海赴九州,二十日抵达大宰府之赤间关,期间十分狼狈,士兵两千人溺死海中,接着又分遣诸将守备在本州的根据地,所以只有五百人与他相随,受到当地豪族少贰赖尚的迎接。三月初二日,足利尊氏在多多良滨击败菊池武敏所率数万官军,在九州站稳脚跟。后醍醐天皇又派新田义贞西征足利尊氏,足利尊氏也决意东进,为师出有名,他请来持明院上皇(光严天皇)的院宣,从而造成“两帝争国”的局面。四月初三日,足利尊氏让一色范氏等留在九州,率领少二、大友等九州势力离开博多。途中与中国、四国势力会合,兵分两路,足利尊氏从海路率七千艘水师、足利直义取陆路率二十万大军向东进发。四月二十五日,在兵库和田岬击败新田义贞军,在凑川之战全歼楠木正成的军队。后醍醐天皇在二十七日逃往比叡山。二十九日,足利直义的军队进入京都。足利尊氏也在六月十四日奉光严天皇及其皇弟丰仁亲王进京。八月十五日,丰仁亲王在没有神器的情况下即位,是为光明天皇。之后两军持续交战,由于名和长年等人的战死,后醍醐天皇方面败相毕露。后醍醐天皇命令新田义贞奉恒良、尊良两亲王前往北陆,自己则于十月十日按照足利尊氏之前的邀请返京,十一月二日,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