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路易斯·巴斯德:微生物学之父的科学革命(3 / 7)

。这不仅给酒商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甚至导致一些酒厂破产。在这种情况下,里尔一家酿酒厂的厂主请求巴斯德帮助寻找原因,看看是否能找到防止葡萄酒变酸的方法。

巴斯德接受了这一挑战,他深知这个问题不仅关系到酒商的生计,也关系到法国这一传统行业的声誉。他开始深入研究,首先在显微镜下观察未变质的陈年葡萄酒。他发现,这些葡萄酒的液体中有一种圆球状的酵母细胞,这些酵母细胞在发酵过程中起到了关键作用,使葡萄酒保持其特有的香气和口感。然而,当葡萄酒变酸后,酒液里出现了一种细棍状的微生物,后来被确认为乳酸杆菌。这些乳酸杆菌在营养丰富的葡萄酒中迅速繁殖,导致葡萄酒变酸。

巴斯德意识到,要解决这一问题,必须找到一种既能杀死乳酸杆菌又不破坏葡萄酒品质的方法。他开始了一系列实验,试图通过加热来杀死这些有害微生物。他将封闭的酒瓶放在铁丝篮子里,然后将篮子浸入水中加热到不同的温度,观察不同温度对乳酸杆菌的影响。

经过反复多次的试验,巴斯德终于找到了一个简便有效的方法:只需将酒放在50-60摄氏度的环境中,保持半小时,就可以杀死酒中的乳酸杆菌,而不破坏葡萄酒的品质。这一方法后来被称为“巴斯德杀菌法”(Pasteurization),也称为低温灭菌法。

巴斯德的这一发现不仅解决了酒商的燃眉之急,还为食品和饮料的保存提供了新的思路。这一方法迅速被应用于其他食品和饮料的消毒,例如牛奶。市场上的消毒牛奶就是通过巴斯德杀菌法处理的,这种方法不仅有效杀死了有害微生物,还保留了食品的营养价值和风味。

巴斯德的这一发明不仅在当时产生了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还为后来的微生物学和食品科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他通过实验验证了微生物在发酵过程中的重要作用,这一成果不仅在化学和微生物学领域产生了深远影响,还为后来的疫苗研发和医学进步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持。巴斯德的“巴斯德杀菌法”至今仍在广泛使用,成为食品和饮料工业中不可或缺的一项技术。

六、自然发生论的否定

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1859年,科学界围绕“生物是否自然发生”的争论达到了白热化。传统的自然发生论认为,许多生命形式是自然产生的,无需父母的繁殖过程。这一理论在当时被广泛接受,但也有不少科学家对此表示怀疑。这一年,查尔斯·达尔文发表了《物种起源》,提出了进化论,这给了路易斯·巴斯德重要的启示。达尔文的理论表明,生命是逐渐进化的,现代的生物是由过去的生物演变而来。这一观点让巴斯德开始质疑自然发生论的合理性,他决定通过实验来验证这一理论。

巴斯德设计了一组巧妙的实验来测试自然发生论的正确性。他选取了两种瓶子:一种是曲颈瓶,另一种是直颈瓶。在每个瓶子里放入肉汁,然后用火加热,将肉汁和瓶子彻底杀菌。实验的关键在于曲颈瓶的设计,它的颈部弯曲,可以阻止空气中的微生物进入瓶内,而直颈瓶则没有这种保护。

实验结果显示,放在曲颈瓶里的肉汁经过4年的时间依然没有腐败,因为曲颈瓶的设计阻止了空气中的微生物进入。而放在直颈瓶里的肉汁很快就变坏了,因为微生物可以直接进入瓶内。这一实验结果明确地证明了肉汁的腐败是由微生物引起的,而不是自然发生的。巴斯德的这一发现彻底推翻了自然发生论,证明了微生物的存在和传播机制。

巴斯德的实验结果很快得到了科学界的认可,人们开始相信生命不是自然产生的,而是由微生物引起的。这一发现不仅在生物学领域产生了深远影响,还对医学和公共卫生领域产生了重要影响。人们开始意识到,伤口的腐烂和疾病的传染都是由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