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路易斯·巴斯德:微生物学之父的科学革命(6 / 7)

尽管巴斯德的实验取得了初步成功,但许多人仍然对其理论持怀疑态度。为了进一步证明自己的观点,巴斯德决定举行一次公开实验。1881年,他选择了50只健康的羊作为实验对象。他将25只羊注射了减毒的炭疽病菌,两周后再将全部50只羊注射了毒性强的炭疽病菌。巴斯德向观众预测说:“起初注射减毒炭疽病菌的25只羊不会生病,而另外25只没有注射减毒炭疽病菌的羊将会死亡。”

两天后,一群观众聚集在草原上观看实验结果。结果正如巴斯德所预测的那样,注射过减毒炭疽病菌的25只羊安然无恙,而另外25只羊则因感染炭疽病而死亡。这一公开实验的成功不仅证明了巴斯德的理论是正确的,还为防治炭疽病提供了有效的手段。巴斯德发明的预防注射方法,即通过注射减毒细菌来增强动物的免疫力,成功地打败了炭疽病。

1881年,巴斯德因这一贡献被授予杰出十字奖章,这是对他科学成就的高度认可。同年8月,巴斯德在国际医学会议上提出了关于鸡霍乱和炭疽疫苗的报告。与会代表用经久不息的掌声表达了对这位不知疲倦的科学家的衷心敬意。1882年,巴斯德被选为法国研究院院士(Académie Fran?aise),这是学者的最高荣誉。

十、狂犬病

狂犬病是一种极其可怕的传染病,人和家畜被病犬咬伤后,也会患上这种疾病。每年,狂犬病在法国夺走了数百人的生命。当时,医学界对狂犬病束手无策,既没有疫苗,也没有免疫球蛋白。为了应对狂犬病,人们采取了极端的措施,例如用烧红的铁棍烙烫伤口,认为火焰和高温可以净化一切,包括肉眼看不见的细菌。然而,这种原始且残酷的方法不仅无法治疗狂犬病,反而常常加速患者的死亡。

1880年底,一位兽医带着两只病犬来到巴斯德的实验室,请求帮助。巴斯德意识到,如果能够研发出狂犬疫苗,将对人类社会产生巨大的影响。他和助手们开始了一系列大胆且危险的实验。他们首先采集了狂犬的唾液,然后注射到健康犬只的脑中,这些健康犬只果然很快发病死亡。通过多次实验,巴斯德推断出狂犬病病毒主要集中在神经系统的脊髓中。

为了进一步研究,巴斯德从病死的兔子身上取出一小段脊髓,悬挂在无菌烧瓶中,使其干燥。他发现,未经干燥的脊髓极为致命,如果将脊髓研磨后与蒸馏水混合,注入健康犬只体内,狗会立即死亡。然而,将干燥后的脊髓与蒸馏水混合后注入狗的体内,狗却神奇地活了下来。巴斯德推断,干燥后的脊髓中的病毒已经死亡或变得非常微弱。基于这一发现,他将干燥的脊髓组织磨碎,加水制成疫苗,注射到犬只的脑中,然后让这些接种过疫苗的狗接触致命的病毒。经过反复实验,接种疫苗的狗即使脑中被注入狂犬病毒,也都没有发病。巴斯德高兴地宣布狂犬疫苗研发成功!

1885年,一位几乎绝望的母亲带着被狂犬咬伤的9岁小男孩约瑟芬(Joseph Meister)来到巴斯德的实验室门口,恳求巴斯德救救她的孩子。当时,距离约瑟芬被狗咬伤已经四五天了。巴斯德深知这是一场赌博,但他决定冒险一试。在10天内,巴斯德连续给约瑟芬注射了十几针不同毒性的疫苗。每天晚上,巴斯德都彻夜不眠地等待结果。5天、10天、1个月过去了,约瑟芬奇迹般地恢复了健康,安然返回了家乡。这一消息迅速传开,国内外的患者纷纷涌向巴斯德的实验室,巴斯德和他的助手们日夜忙碌,为患者提供治疗。

长期的过度工作严重损害了巴斯德的健康。1887年10月23日上午,他因脑溢血发作,倒在写字台上,舌头麻痹,说不出话来。尽管如此,巴斯德仍然坚持工作。1888年,“巴斯德研究所”竣工,法国总统和各界人士出席了隆重的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