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讲】(7 / 8)

身为佛陀,当然他那个时候是在波斯匿王的王宫应供,但是佛陀的心的确不可思议,在应供的时候,他那一念即空即假即中的心,同时能够知道,阿难尊者已经被咒术所控制。那个了了常知的大圆镜智,他就知道了。知道以后,他采取什么行动呢?“斋毕旋归”,用斋以后就马上归回只桓精舍。

这在佛陀一般的常法中是很特别的。佛陀一般来说只要应供完,他一定要说法。但今天应供完以后,马上就回去,没有说法。所以这些经常跟随佛陀的国王、大臣、居士们就知道,今天一定有特殊的状况,佛陀应该会说很特别的法门。所以,佛陀一回到精舍,这些国王、大臣、长者、居士也一起回到佛陀的精舍。他们知道有事情发生,他们知道佛陀因为这样子,将演大法。

这个地方的经文当中最值得注意的,蕅益大师特别发挥的,就在“如来知彼,淫术所加”的“知”这个地方。什么叫知呢?蕅益大师说,就是“了了常知,不可昏昧”叫作“知”。蕅益大师说,整部《楞严经》讲了三卷半,就是在发明这个“知”字。就是当我们把这些生灭的无穷无边的妄想都拨开以后,看到你内在的清净本然的本来面目,那个就叫作“知”,也就是禅宗所说的“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的那个“知”。“知”这个字,是我们每一个凡夫要赶快找到的本来面目。

当然,如果佛陀只有“知”,那么是不能用。佛陀之所以救拔,那必须要怎么样?众生有感,佛陀才能够有应,还必须有阿难尊者在将毁戒体的时候,他忆念佛陀——“如来大慈,宁不救护?”所以我们讲感应道交。身为阿弥陀佛,他的心是无所不知的,但是他不能主动救拔你。我们要忆念佛陀,佛陀才能够产生行动。所以这个地方,“如来知彼,淫术所加”,这个是佛陀主动的部分。但是他“斋毕旋归”以后,那必须有阿难尊者的忆念,才能够有所行动。所以这个经文大家要把它厘清。

丁二、放光说咒表示密因

好,我们看下一段:放光说咒表示密因。

于时世尊,顶放百宝无畏光明,光中出生千叶宝莲,有佛化身结跏趺坐,宣说神咒。

“于时世尊”,这个时候,佛陀回到了只桓精舍,他第一件事情就安坐,安坐以后就入定。入了首楞严王三昧以后,他头顶当中就放出百宝的光明。百宝的无畏光明,这个地方表示佛陀的根本智,也是佛陀的我空、法空的智慧,破除一切执取的智慧。光明当中,出现了千叶宝莲。这个千叶宝莲就表示十法界理具事造十如是的千如之法,也就是我们说的假观。十法界的因缘果报叫千叶宝莲。佛陀的空假二观的智慧就在光中,在宝莲当中,出现一尊化佛。这个化佛是怎么有的呢?是由佛陀的根本智跟后得智所成就的。化佛结跏趺坐宣说楞严神咒。也就是说,整个楞严咒是从佛陀的清净的心中显现的空假中三观的摄受所成就的。为什么说表示密因呢?放光说咒,也就是我们整个修学六波罗蜜应该具足的一个心态。就是说,你应该以什么心态来修习六波罗蜜呢?就是用即空即假即中的心态。这也是一切佛陀能够成就功德圆满的一个密因。

丁三、文殊往救破邪归正

敕文殊师利将咒往护,恶咒销灭。提奖阿难及摩登伽,归来佛所。

看丁三、文殊往救破邪归正。

这个时候,佛陀说完咒,就马上命令文殊菩萨拿着这个咒语去救阿难尊者。文殊菩萨把这个咒宣说出来以后,邪咒就消灭了,消灭以后阿难尊者就如酒醉初醒。这个时候文殊菩萨就把阿难尊者跟摩登伽女两个人(这两个颠倒的心醒过来以后),一同带到佛所。这个地方的破邪归正,蕅益大师说这是邪不胜正。为什么邪不胜正?外道的邪咒是一念的妄想显现出来;佛陀的神咒是从真如本性清净心显现光明、显现莲华而宣说出来,那是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