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地方的四大是指的外四大,不是内四大,是外在的山河大地的四大。这个地方是讲器世间的产生。
“色杂妄想,想相为身”。这个色,当然也是四大,但这个四大指的是父精母血的那个四大。父精母血的四大跟我们临命终时一念的恩爱迷情相结合——跟一念的妄想相结合,这个色心的和合就是“想相为身”。“想”指的是前面的妄想,“相”指的是前面的四大。这样的结合就产生我们的五根身。
《楞严经》后面会讲到,我们生命的投胎跟我们的因素有两个:一个是思想,一个是业力。业力是影响我们的别报而已,思想是影响总报。
在《楞严经》当中的思想有两个,一个是愿望的思想:我希望能够度化众生,我希望能够求生净土。这个思想是影响总报,影响比较大。业力只是影响别报而已。“想相为身”,就是你临命终的时候,你生起一个善恶的思想来引导,那么你去跟你来生父母的父精母血的结合,而创造了你一期的根身的世界出来,就是我们一个正报的色身。
我们再看第二种思想:这个色身当中的心念。这个生命当中一定有一个念头,“聚缘内摇,趣外奔逸,昏扰扰相,以为心性”。我们现在的心有两个部分结合:第一个,是聚缘内摇。就是我们前面讲到认悟中迷,变成阿赖耶识以后,这阿赖耶识它会积集过去的缘。这个缘指的是什么呢?就是过去五尘落谢的影像——你过去遇到什么人,他跟你讲过什么话,或者你做过什么事情,我们讲走过的路就会留下痕迹。这个时候你心中会留下很多很多思想的影像,这些影像对你未来的思想会产生一定的影响,这就是过去的缘。这个缘是指五尘落谢的影像,这是第一个。
第二个,你现前的这一念心“趣外奔逸”。攀缘现在六尘的环境,你又产生一个新的想法。过去的影像跟现前的想法结合,就构成一个“昏扰扰相”。第一个扰是指过去,第二个扰是指现在。一个昏昧的、过去的、生灭的想法跟现前生灭的想法结合,就构成你现在的心念、现在的想法。
我们现在的思想,如果你慢慢地去观察,你会发觉,我们有时候的想法是今生才创造出来的,是你小时候的学习、你所接触的环境而引生的。但是有一部分你会发觉:诶,我没有经过学习我就会了。那么这个是哪里来的呢?就是前生遗留下来的思想。所以我们说,今生的想法不完全是今生学来的,不是。我们投胎的时候,不是每一个人的生命都归零,不是啊。我们投胎的时候,生命本来就不平等,从投胎第一个点开始就不平等,我们是延续前生的生命。所以我们某一种程度的思想是有过去思想的成分在里面。
你看有一本书叫作《前世今生》。这个女众叫凯萨琳,她被一个心理医生催眠。为什么催眠呢?因为这个凯萨琳很奇怪,从小到大,她看到水就怕。那这件事很严重啊——你要喝水,你要洗澡,都要靠水。你看到水就怕那怎么办呢?而且她也不知道为什么会这样,她今生根本也没有这种负面的印象。结果经过催眠以后,找到她过去生中,比较近的有两次跟水有关系:第一次,她有一生是做母亲,她带着小女儿去她娘家参加法会。结果经过一座桥的时候,正好那个时候涨大水,就把她的女儿给冲掉了。这个母亲为了救女儿,跳下去后,两个都死掉了。因为她在死亡的时候是被大水所淹没,所以对水留下一个非常负面的印象,这是第一次。第二次,是她在有一生当中得了一个类似疟疾的瘟疫,而这个传染的病毒是从喝水而来的。她第一次的死亡死得非常痛苦,是跟水有关,而第二次的死亡又是因为喝水感染了病毒。所以她出生以后一看到水就怕。她这个心念当中为什么有这个思想呢?就是“聚缘内摇”。她有她过去的这种生灭的念头在那个地方活动,就是她有过去的想法。
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