缘之教太重要了!因为你断除了杀盗淫妄的业缘,就没有众生、世界、业果的相续了;因为狂心歇息的因缘,无上菩提而显现。这样子讲,这个就是因缘的教法,这个教法是“皎然明白”,是非常清楚明白啊。那么为什么佛陀在前面的四科七大文当中诃责,说如来藏妙真如性是非因缘、非自然?这是什么道理呢?提出这个疑问。
我们看下面的两段。
我从因缘心得开悟。世尊!此义何独我等年少有学声闻,今此会中,大目犍连,及舍利弗、须菩提等,从老梵志,闻佛因缘,发心开悟,得成无漏。今说菩提不从因缘,则王舍城拘舍梨等所说自然,成第一义。惟垂大悲,开发迷闷!
这以下就引自己的修学经验来阐述因缘的重要。他说:“我从因缘心得开悟。”以我阿难来说,我过去也是依止佛陀说法的因缘而回光返照,才能够真正地了达我这一念心性是“达妄本空、知真本有”而得开悟,才有前面的发愿。世尊!这个因缘教法的重要性,其实不单只是我一个年少的有学声闻(“年少”,古德说是约着内心来说的,也就是说,只要有学就叫年少,无学叫长老。不是约着年龄来说,约着内心的世界,内心的功德),不但是年少的有学认为因缘很重要,乃至于楞严会上这些所谓的长老比丘,大目犍连尊者、舍利弗尊者、须菩提尊者,对因缘法都是非常重视的。
比方说舍利弗尊者,他过去也是跟外道的梵志修学。后来“闻佛因缘”——他就是遇到了马胜比丘,威仪具足,他说,你的师父是谁啊?比丘说我的师父是释迦牟尼佛。你师父平常是说什么法呢?马胜比丘说,我师父常常说“诸法从缘生,亦复从缘灭。我佛大沙门,常作如是说”。舍利弗尊者听了以后,心开意解而发心出家。在出家的过程当中,也是观察四谛理而证得我空的真理,而证得阿罗汉果。那么这些长老比丘之所以一一地证得阿罗汉果,也都是依止四圣谛的因缘法而成就的。
这个地方举出了阿难尊者自己的修学过程,也举出了这些大阿罗汉的修学,都要依止因缘的。如今佛陀在四科七大当中,乃至于在前面的文却说,无上菩提不是从因缘而成,是众生本来具足!那么这样子讲,在王舍城当中的外道,比方说拘舍梨自然外道,他们所说的自然的法则就变成了诸法第一义谛了。这道理是什么道理呢?惟愿慈悲的佛陀再为我们作详细的开示,来解开我心中的迷闷。
因缘跟自然,蕅益大师说这都是世间的戏论。那么这个自然是什么意思呢?比方说,这个地方举的拘舍梨。说你从什么地方来?拘舍梨这种自然外道认为:我们每一个人的五阴生命是从冥谛而来,这个冥谛创造了宇宙万物。但是不要紧,每一个众生经过八万大劫以后,自然又回归到冥谛当中。你不必去修证,只要等待就好。生命只要等待就好,把这个八万大劫生命过了,你又回到了冥谛去了。
那么,这样子的自然法跟佛陀说的自然是不一样的。我们简单地讲一下,后面佛陀会说明。当外道讲自然,当二乘人讲因缘的时候,他们的思考模式是对立的,问题在这个地方。它是因缘当中不允许有自然,自然中也不允许有因缘,因为他心外求法。一个人心外求法,就变成一种对立的思考。
佛法是把一切法会归到心性。佛陀说“何期自性,本自具足”,这个就有点自然的意思了;说随缘不变,这也有自然的意思;不变随缘,这个随缘又有因缘的意思。但是当你会归心性的时候,自然中有因缘,因缘中有自然,这两个是同时存在,是不二的。这就对了。
你把因缘跟自然拆开来,这个就是错了。佛陀所诃责的是那种对立性的因缘、对立性的自然。但是你把自然跟因缘合成一体,把它“不二”的时候,自然中同时具足因缘,因缘中又同时具足自然,不变而随缘,随缘而不变,这个就对了。问题不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