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所有知见。你看,最近有一个大企业家,王永庆先生,往生了,很多人怀念他的功德。我看到其中有一段,有一个人说,王永庆先生有一种很特殊的功德。他身为一个生意人,一个企业家,比方说他跟人家做买卖,人家跟他订一个产品,当时的订价是一百块,结果三个月交货的时候这个产品降到八十块,所以王永庆先生等于赚了二十块的价差。王先生一定把二十块的价差如数地还给你,他不占你这个便宜。当时是一百块,现在变八十块,他还是把二十块还给你。也就是说,王永庆先生那个明了的心啊,他会站在众生的角度来思惟事情,他会“分别众生所有知见”。我们一般人的话,完全是站在自己的身心世界,站在自我的角度来看世界,以自我为中心的,所以我们的功德会很狭隘,就是这样子。
就是忏公师父说的,我们一定要学吃亏,就是你要站在众生的角度来思惟事情。开始要行菩萨道的时候,你的思考模式一定要改变,否则你菩萨道没办法做的。就是你要试着去自他交换,站在众生的角度,思惟他需要什么,而不是说我需要什么。是他需要什么,他的想法是什么,我们尽量满众生的愿望。“分别众生所有知见”,依止这个出发点来行菩萨道,这就是我们十大愿王里面的恒顺众生。当然,现在诸位还不可能有这样的功德,但是总有一天你会达到这样的意境,“分别众生所有知见”,来作众生种种的加持。
壬三、艳喜观鼻识
【图一】
他能观的智还是空假中三观,但是所观境是鼻根接触香尘的时候产生的这种嗅的功能。
孙陀罗难陀,即从座起,顶礼佛足,而白佛言:我初出家从佛入道,虽具戒律,于三摩地心常散动,未获无漏。
孙陀罗难陀这个名称的由来:孙陀罗是他的妻子的名称,叫作艳,因为他妻子长得非常庄严美丽。难陀叫作喜。因为他内心当中对他太太有很强烈的欢喜心,所以叫艳喜。他是佛陀的亲弟弟。
这个时候他就起立,白告佛陀说,说他最初出家的时候是“从佛入道”。孙陀罗难陀一开始不是因为听闻佛法,是他哥哥特别的摄受而出家修道的。出家以后,他可以说是持戒清净,具足威仪。但是对于禅定的法门,他在修习止观的时候心常散动,经常处于扰乱的状态,不能止静下来,所以缺乏禅定以及缺乏无漏的我空智慧。他等于是一直处在一种凡夫的状态,只有戒的功德,没有定慧的功德,这是他刚出家的状态。
继续阅读
世尊教我及俱絺罗,观鼻端白,我初谛观,经三七日,见鼻中气出入如烟,身心内明,圆洞世界,遍成虚净,犹如琉璃,烟相渐消,鼻息成白,心开漏尽,诸出入息,化为光明,照十方界,得阿罗汉,世尊记我当得菩提。
这个时候,当然佛陀是观机逗教,观察难陀尊者的特性是属于散乱种性的,所以就教导难陀尊者,还有跟难陀尊者同样个性的俱絺罗。俱絺罗是舍利弗的母舅,他们两个特性都是散乱。佛陀就告诉他们说,你们两个要修行,下手处就观鼻端白。你们一静坐的时候,不要去观外境,也不管内心的波动,你就注意一件事情,注意你鼻端的地方那个白色的相状。
这个地方就说明他整个修学的过程,说,我最初在谛观的三七日当中,就注意自己鼻子当中气息的出跟入,知道鼻子气息出去了,又进来了,又出去,又进来。因为整个心都注意鼻端的出入息,慢慢地气息就产生一种烟相。烟相就是他的气息已经变成绵绵密密,比较微细了,就表示他的心静下来了,所以“身心内明”。这个地方古德解释是禅定现前。
这个时候,他内心当中就产生一种禅定的功德,禅定产生光明相,所以“圆洞世界,遍成虚净,犹如琉璃”。因为禅定的开发,他的了别功能就广大了,看到整个世界就变成了虚明清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