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二讲】(5 / 6)

佛问圆通,我以谛观十方唯识,识心圆明,入圆成实,远离依他及遍计执,得无生忍,斯为第一。

现在佛陀问我圆通法门,我以如实地观察“十方唯识”。十方唯识当然就是修唯心识观,十方唯识是先破遍计执,以空观来破遍计执,跟远离依他起,先证得唯识性。然后再从空出假,观察十法界的因果各各循业发现,再证得唯识相。“识心圆明”,这一念心识的本性当下是圆满光明,跟十方诸佛无二无别,而悟入了二空的真如之理。这当中包括远离了依他起,也远离了遍计执,而成就无生法忍。斯为第一。

这个唯心识观,是先远离对外境的执取,远离遍计执。我们讲遍计本空,思诸法如梦。其实外境没有好坏,好坏都是我们自己内心安立出来的。这个破遍计执,是“思诸法如梦”。诸法如梦破了以后,第八识的阿赖耶识现前,再“观心性无生”,破最后的依他起性,最后悟入圆成实性。

这个唯心识观,在整个大乘的修学应用很广很广,而且非常好用。因为我们前面说的根尘识相当复杂,而唯心识观“观识大”。就是说,你不管遇到什么事,总而言之你不要管外境怎么样,你就观想这个外境是你一念心所变现的,是你的业力所变现的,它没有好坏,没有长短方圆的差别,它只是一个因缘的假相,是这个意思。

在美国有一个大学教授,有一天要去作一个演讲。他的演讲主题就是,我们身为一个人跟外在世界的相互关系。人活在这个世界当中,那么人跟世界的互动是什么关系?这个大学教授在准备资料的时候,他五岁的小孩子就在那边跑来跑去,在那边吵闹。他觉得实在是受不了,随手在旁边拿一本过期的杂志,翻了几页,看到一个世界地图,就把这个世界地图撕一撕,拿给这个小孩子说:你如果能够把这个地图重新组合起来,我给你五块美金。这小孩子没有看过地图,所以教授想说,至少能够让他两三个小时不会吵。把这个事情交给小孩子以后,这大学教授就继续找资料。结果没有多久,小孩子就把这个地图完全黏好。黏好以后就跟他爸爸说,我已经把它黏好。他说怎么可能!他一看,哎唷,完全正确,这世界地图黏得非常正确。他爸爸说,你怎么做到的?这小孩子说,很简单啊,这个地图看不懂,但这个杂志的后面有一个人的相状,那个人的相状我很清楚。我就把这个人的头、身体、四肢,照后面这个身体把它黏起来,前面的地图就出来了。这个时候那个哲学教授得到启示,哦,他知道整个纲要了。原来人跟世界的互动,人的心,你把它调正确了,外在的世界就正确了。

唯心识观的道理就是这样。就是说,你不要管外境怎么样,你心正,这一切法就正了。所以它这个方向是很清楚的:掌握你的心,你就掌握整个外境。就是你的心境会决定你的处境的。这是弥勒菩萨观识大。

壬七、势至观根大

【图三】

这个根大跟前面的根大是不大一样。前面的根大是各别的观六根,这个地方是拢总地观六根,等于是都摄六根。这是一个总相的观法,看经文就容易清楚。

大势至法王子,与其同伦五十二菩萨,即从座起,顶礼佛足,而白佛言:我忆往昔恒河沙劫,有佛出世,名无量光,十二如来相继一劫,其最后佛,名超日月光,彼佛教我念佛三昧。

这个法门的当机众是大势至法王子。大势至的意思就是,这位菩萨有广大的威德力,他一举手一投足就能够震动三千大千世界,乃至于一切的魔王宫殿,所以叫大势至。

大势至法王子这个时候“与其同伦”,同伦就是同类,他们在因地都是共同依止念佛法门而成就无生法忍。这当中有五十二个阶位的菩萨。这五十二不是数目,是阶位,是包括了干慧地、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跟等觉。那么这么多位的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