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二讲】(1 / 7)

讲义209面。我们在正念真如的过程当中,主要有二种的方法:第一个就是依教起观。就是我们根据本经的语言文字的教法,来生起观照。比方说佛陀告诉我们经常能够回光返照:你从什么地方来?从语言文字的引导当中,念念之间能够返妄归真,能够远离五蕴的假相,慢慢慢慢地回归到真如的本性,这个是一种依教起观;第二个就是你能够持秘密神咒。我们至诚恳切、一念不生的去持楞严神咒,它也能够达到这种潜移默化之功——密诠实相,秘密当中也能够引导我们的攀缘心回归到不生灭心,也是有这种效果。这一段佛陀讲了八科,来赞叹受持楞严神咒所产生灭恶生善的功德。

卯四、同佛功德

持楞严咒的人,能够成就十方诸佛的功德,当然是得到他的少分功德了,不是圆满的。

常生佛前

功德:

此诸众生,纵其自身不作福业,十方如来所有功德,悉与此人。

这个地方是说明你受持楞严咒,你生生世世会出生在佛前。此诸众生,指的是发菩提心、具足大乘空正见的末法时代的众生。纵然这个人自身没有因缘来造种种的福德,不能够广泛地布施、持戒乃至种种慈善的事业,但是他能够很虔诚地受持四根本重戒、发起菩提心、正念真如,来受持楞严神咒,这样子十方如来所有的功德悉与此人。十方诸佛的功德有二种:一者福德,一者智慧。从福德的角度,诸佛对众生是有施舍的力量,福德是约着亲因缘来说,他直接施舍给我们;就着善根智慧这一部分,十方诸佛是扮演增上缘的角色,我们能够得到诸佛的教导、启发,而十方诸佛这时候扮演增上缘的效果,这是不同的地方。

生处:

由是得于恒河沙阿僧只不可说不可说劫,常与诸佛同生一处。

因为得到十方诸佛的加持,我们在未来的生命当中,在恒河沙的阿僧只(无量数)不可说、不可说(十大数中最大的数),总而言之,就是很多很多数不清的劫当中,能够跟十方诸佛同时受生在一个处所,生生世世生于佛前,见佛闻法,能够常随佛学。

熏修:

无量功德,如恶叉聚,同处熏修,永无分散。

因为得到十方诸佛摄受的缘故,无量无边的功德就能够慢慢慢慢熏修而具足,那么这个时候受持楞严神咒、发菩提心的菩萨——如恶叉聚,同处熏修,永无分散。恶叉聚是印度的果实,它一生的话毕竟是三颗,表示这个众生跟十方诸佛经常的生在一处,得到诸佛的教导,永无分散,慢慢能够成就无量功德。所以说,你受持楞严神咒,念念之间顺从本性,就能够常生佛前。

众行成就

持戒:

是故能令破戒之人,戒根清净,未得戒者,令其得戒。

这个人假设在过去的因缘当中,有一时的颠倒,犯了根本重戒,蕅益大师说,犯戒以后一定要如法忏悔,断相续心,然后再来持咒,才能够使令戒根清净。这个过程当中除了持咒以外,一定要经过如法忏悔的过程。未得戒者,令其得戒。这个人在受戒过程当中,有些因缘不具足,未能具足得戒,因为如法地发菩提心,持楞严神咒,也因为持咒的关系而能够得戒。得戒体的人当然就是防非止恶,有这样的善根。我们念念之间能够回归到真如本性,就像蕅益大师说的,真如本性具足恒沙的功德,有什么恶法不能消灭、有什么善根不能生起呢?我们所有的功德都在我们家里面,一个人能够把心带回家,你自然具足持戒的善根,乃至于精进智慧的善根。

精进:

未精进者,令得精进。

这个人本来是很懈怠,对种种的波罗蜜也没有太多的好乐,但是他开始持咒以后,内心产生精进,开始对善法产生好乐追求的心。

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