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所谓内分外分的差别。
己二、约情想别示
【图三】
前面只是把内分外分的名称标出来,这以下就把内分的情爱跟外分的理想,它的相貌各别的标示出来。这个地方有两段,第一个是讲到众生的坠落之本,第二个是超升之本。
堕落之本
众生依止内分而产生坠落的相貌:
贪爱为本
阿难!内分即是众生分内,因诸爱染,发起妄情,情积不休,能生爱水。
什么叫内分?为什么叫“内”呢?众生的分内的事情。这句话的意思,诸多古德的开示说法都是一样,众生以造作恶业当作本分事。说:我们内心当中也的确有很多的善根,有很多烦恼。但是为什么就把烦恼当作分内的事情呢?你造作烦恼不必别人教你,一个人你把他放在深山地带,没有受过教育,他很自然会造作很多的很自然的烦恼,这不必教的。但是外分就不同,你要经过教育才有的,正常人是不能生起外分。内分就是说,我们对于各种东西的贪爱是不必别人教的,做这件事情是众生本份的事情,因为生生世世都做这件事情。什么叫内分呢?
「因诸爱染,发起妄情」。众生内心发动爱染,爱本身就是染着,贪爱以后,当然我们有二种情况:第一个是对治,用持戒或者修止观来对治,它就慢慢消灭;假设你没有对治,就会慢慢进入「发起妄情」。前面只是贪爱,这个地方就是有取,执着而不相舍离。我们在讲十二因缘的时候有提到,“爱”的话就是你很喜欢,但是你不一定想要得到,可有可无,就是看着它很不错、很喜欢。到“取”的时候,你就想追求了,你一定要得到,烦恼就更炽盛。
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其实爱染跟妄情都是贪爱,只是一个是轻微的贪爱,一个是比较严重的贪爱。贪爱以后当然就造业,「情积不休」,相续的去造作这方面的业力,最后的结果产生贪爱的祸水,就是果报出现了,惑业苦。这地方是先把众生的分内的相貌,这种情爱的相貌,引生的惑业苦的道理讲出来。这以下就引出四证,证明前面的道理是对的。
举例验证
是故众生,心忆珍羞,口中水出;心忆前人,或怜或恨,目中泪盈;贪求财宝,心发爱涎,举体光润;心着行淫,男女二根自然流液。
贪爱怎么就能够产生水呢?六道众生,你可以实际去印证,譬如我们心中去忆念美味的食物,当然这也是一种贪爱,他所缘境是饮食。饮食并没有现前,但是我们用贪爱的心去忆念美味的食物的时候,口中就自然生起口水,这是第一种水,口水。心忆前人,或怜或恨,目中泪盈;我们去忆念过去往生的人,一方面怜爱他过去对我们种种的好处,或者悔恨他怎么这么早就往生,为什么不多住一段时间呢?这种怜恨之心,我们很自然的就在眼中流出眼泪来。水是怎么来的呢?也是一种爱怜之心产生的。贪求财宝,心发爱涎,举体光润;当我们内心把自己所得到的财宝,把它拿出来看一看,看到自己有这么多的珍宝,产生贪爱的液体,这时候你的身体就会产生光泽,像精神特别好一样。这个也是一种水的润泽。心着行淫,男女二根自然流液。当我们想着男女淫欲之事,男女二根,不管男众女众都是一样,都会流出情爱之水。这个地方就引证,因为你有烦恼水,就产生业力的水,最后产生果报出来,是这个意思。这个“水”到底是怎么样的情况?说:贪爱产生水,这个水会有什么样的结果呢?看总结:
结示立名
阿难!诸爱虽别,流结是同,润湿不升,自然从堕,此名内分。
能贪的心是一个,但是它所贪的境不同,贪爱饮食、财物乃至于男女等等,它产生的结使的烦恼是一样的。产生水有什么样的问题呢?因为水性是润湿而不升。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