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一三讲】(6 / 7)

一、它产生的后患让一个人愚痴。你看那周利盘陀伽他为什么那么笨呢?他就是曾经到过无想天,因为你那个第六意识完全不动,他这个人第六意识变迟钝。你看他那个诵那四句偈,百日不能承受,一百天背不起来,他第六意识长时间不动就迟钝。

二、他的过失,因为他从无想天出来以后,往往会毁谤三宝,他说这世间上没有真实的涅盘;因为他入了无想以后,他就认为这是涅盘。后半劫生起想的时候,他很可能会毁谤三宝而堕入地狱。这个地方是佛陀警告我们佛弟子,你哪一天可以去,无想天你绝对不能去,因为过失太重,让一个人变成愚痴,第二个产生邪见。

苦乐不动

阿难!此四胜流,一切世间诸苦乐境所不能动,虽非无为真不动地,有所得心,功用纯熟,名为四禅。

以上四种的殊胜之流,在世间上一切的苦乐之境都不能干扰。我们讲到四禅的特点是舍心,「舍念清净地」。四禅就是专门修舍心,从初舍到最后究竟舍,从舍心当中而成就无量的福德。所以他内心当中,已经不再为苦乐所扰动,虽然不是真实真如双运的三昧,但是在一念有所得的舍心当中,他也功用非常的纯熟,这叫四禅。

继续阅读

四禅天是很特别的,包括凡夫,包括外道,包括圣人都住在四禅。为什么这是在三界当中很特别?因为很少说凡夫跟圣人会住在一起,因为他业不同。为什么会把凡夫、圣人跟外道都住在四禅呢?有一个要理由,因为这三种人同修「舍心」,就着众同分来说,共业所感,所以同生四天。当然这个「舍心」就有不同,一种只是禅定的舍心,一种是我空、法空智慧相应的舍心,这地方就有本质上的不同。但是不管怎么说都是「舍心」,他们都愿意弃舍世间的快乐,好乐身心的寂静,就着共同的心情来说,他们同生四禅。

在智者大师的《法界次第初门》当中讲到,四禅有四支的功德:一、不苦不乐,他内心当中永远保持不苦不乐平和的心情。二、舍,离乐不悔,离开前面三禅寂静的妙乐他永远不后悔。三、念,正念分明不动照了,他内心当中一方面寂静不动,一方面明了性特别的强;四、一心。

四禅的特点就是不动,有叫它不动地,不动的定。因为初禅他的禅定是为「觉观」所动,二禅为「喜心」所动,三禅为「乐受」所动,四禅是完全不动。一般要成就圣道,最好的禅定是入了四禅,从舍心当中修我空观、法空观,而断惑证真。所以他们在经论上说:四禅是值得赞叹的,因为它是圣道一个最殊胜的因缘。

子二、明不还五天

【图四】

前面的四天是凡夫外道舍心所成就的诸天,这以下是三果圣人所居住的。五不还天又叫做「净居天」,是三果圣人所住的。为什么叫不还呢?因为三果的圣人他已经断除了欲界的九品思惑,所以他不再来欲界了,他直接在五不还天当中,直接证得阿罗汉果,而进入无生的涅盘。也就是说他在生命当中,他永远不再回到欲界来,「五不还天」。

圣果寄居

阿难!此中复有五不还天,于下界中九品习气,俱时灭尽,苦乐双亡,下无卜居,故于舍心众同分中,安立居处。

四禅又有五种不还之天,是三果圣人所居。他为什么居住在五不还天呢?因为三果的圣人在下界(欲界),他把欲界九品的烦恼破坏了,三界九地,它每一地有九品的思惑,九九八十一品。他把三界九品当中的欲界的五趣杂居地的贪爱的烦恼,被他我空的智慧破坏掉了,所以俱时灭尽;这时候已经整个欲界的烦恼被他消灭了,而且心中对于有为的苦乐也不再生起。

这地方值得我们去注意的,他所谓的「不再生起」,跟前面的「不再生起」是不一样的。前面的「不再生起」是调伏现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