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一四讲】(7 / 7)

成就我空以后,他马上把生命消失掉。

大乘佛法是不同意这样的看法。他认为生命没有错,你把生命消失掉干什么呢?身心世界没有错啊!错在你心中的执取,菩萨是借假修真。那借假修真就有问题了,你一定要来生得一个果报。当然有些人智增上菩萨,选择到诸佛菩萨的国土去;但是有一类的悲增上的菩萨,他又不想离开众生。在没有佛出世的情况之下,他又不想到五浊恶世的人间来,那怎么办呢?他只好到天上去。

这种菩萨到天上去,那是做天王,游行三昧,渐次增进;他在那个地方教化天人,因为他不想要跟人在一起,就去教化天上的人。等到弥勒菩萨的下降,一佛出世千佛护持,他们再下来帮助佛陀。讲到这一类的人,他不想到净土去,他也不想到人间来,那怎么办呢?就是到诸天做天王。

壬五、结成无色名目

阿难!是四空天,身心灭尽,定性现前,无业果色,从此逮终,名无色界。

以上的四空天,他外在的色身跟内心的心识(前六识)都已经灭尽了,四空定的禅定坚固的现前,已经没有业果之色,但有定果之色,所以他的色法能够自在的变现,自在的受用。从此逮终,在整个三界的身心世界当中,他是一个最为极端、最高的境界,在往上就没有了,三界中的最高,从此逮终,名无色界。

庚二、总结虚妄

此皆不了妙觉明心,积妄发生,妄有三界,中间妄随七趣沉溺,补特伽罗,各从其类。

“此”包括前面所有的整个七趣的众生,依止罪业招感痛苦的果报,依止善业招感安乐的果报,乃至依止禅定招感寂静的果报。这一类的众生有一个特点,都不能去通达本妙、本觉、本明之心。他们虽然修学持戒跟禅定,他们都不知道回光返照,他本具的妙觉明性,而依止一念的妄想,造作很多的妄业。包括持戒、包括禅定,只要不跟现前一念心相应都是妄念,虚妄有三界的果报,所以就在三界当中,就虚妄的随顺于整个业力而沉沦在七趣当中,这叫补特伽罗(数取趣),各从其类;众生数数的造业,数数的的果报,各随其妄因,而各担起妄果,直到有一天他能够遇到大乘的经典,回光返照为止,否则这三界是没办法停止的,叫补特伽罗。

净界法师【首楞严王三昧】要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