恰好在《陈真》这种精武门拳打小鬼子的剧情效果时,推荐下国货收录机、照相机或者腌腊小零食,会不会有奇效?
卧槽,这得备足产品量,或者说提前把销售网络铺开呀。
可提前备足货品又要花多少钱,提前铺开销售网络又得联络多少个省的大学生?
时间应该很紧迫了吧。
隐约记得《霍元甲》之后很快就有《陈真》,到第三部老霍的儿子时候,这股热潮已经过去了。
顿时觉得时间紧迫起来的让卫东,脑海里正在琢磨这事儿的时候,已经去了平京个把月的金卓群也恰好在找他。
电话打到于松海、蓉都办事处、红光厂门市部都留了言,事情已经有了眉目,速联系。
于松海倒是很了解让卫东的态度,直接告诉金卓群先按照他的路数尽可能搞定,但如果需要大资金投入,让卫东多半不会给,不过阳光日报这边他可以汇报联络请总社去协助领导题字的进展。
才十万级别的让卫东,宁愿把钱拿来投入到食品厂建设,也不会花在什么疏通题字的门路上。
这是于松海非常笃定的事。
有见识的人才会明白让卫东那三十万投给熊猫是什么格局跟眼界。
金卓群兴冲冲的电话颇有些被泼了冷水。
然后打到蓉都办事处,章秘书接电话则是跟于记者完全不同的路数,好的,收到您的信息了,请留下联络方式,等我汇报给卫东同志以后再跟您联系。
至于金卓群想提钱的事情,章兰芝都是不紧不慢:“卫东同志的工作态度都是积极发扬艰苦朴素精神,勇于挑战工作难度,他也相信您能圆满完成任务……”
就国营单位那些口号论斤的糊上去。
当时在果州,金卓群给让卫东提一万块起步,她不也坐在旁边美滋滋的吃肉么,都听着呢。
挺能言会道的金卓群都无语了,因为知道跟这种死脑筋废话没用。
决定以后一定要找机会把这个死心眼的秘书给换掉!
可死心眼挂了电话,就出门去邮局给红光厂门市打长途了。
84年就是个巨大的分水岭,这样因为商业活动激增的长途电话越来越多,之前本就少得可怜的电话基本都是能接,只能拨打本地的手工连接电话网。
要打长途就得去邮局。
已经严重制约了各大省会城市的商业发展。
所以各地也是从这会儿开始陆续引进昂贵的自动程控电话系统,才是真正拿起电话可以拨打号码而不是要那边人工接到谁的模式。
章兰芝就是按照让卫东留下的号码打过去,到江州局的江南分局:“请帮我接江州号码是……”
结果因为几乎所有人都被调到好吃街去增援麻辣烫生意,这边只有两个妹子支撑厂门口的小摊子,外加那个专门接电话的病娇妹子。
之前汇报留言过三次相机在蓉都情况的章兰芝,居然没有用她一贯字正腔圆的普通话,而是标准的蜀地口音:“我是董雪晴,蓉都这边咧照相机卖得还多好,上回我过来你那边的地址在哪个区捏?有个同事要过去。”
实际上凤雏从来都舍不得随便打长途,但接电话的乡下妹子根本没意识到电乍的凶险,连忙报上方位:“江南区,棉纺厂到齿轮厂之间的第二个路口,其实坐过江轮渡到黄岩石顺着大路走就是。”
章兰芝不动声色的说好,挂上电话回去锁上办事处的门,穿着一身军装,挎着那个腋下黑挎包,就出发乘火车去江州了。
让卫东说她是女特务,还真没形容错。
五一节了嘛,谁还不放个假呢。
只是这会儿都是放一天假,也没前后靠周末调休的把戏,凤雏这种在外读书的孩子就没趁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