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荀韩钟陈列传第五十二》:伦后被征为尚书,郡中士大夫送至轮氏传舍。伦谓众人言曰:“吾前为侯常侍用吏,陈君密持教还,而于外白署。比闻议者以此少之,此咎由故人畏惮强御,陈君可谓善则称君,过则称己者也。”寔固自引愆,闻者方叹息,由是天下服其德。司空黄琼辟选理剧,补闻喜长,旬月,以期丧去官。复再迁除太丘长。修德清静,百姓以安。
延熹九年,就在他最春风得意的时候,第一次党锢之祸爆发,陈寔直接被波及,然后被囚禁一年,直到遇到了天下大赦才得以幸免。
走出牢笼的陈寔被大将军窦武征辟为大将军府掾属,谋诛宦官。
只可惜日子过了不久,窦武反被宦官所杀。第二次党锢之祸又遭株连,直接被一脚踹到了最下面!
不过朝廷已经知道了他陈寔的名字,朝中之位一旦有空缺,朝廷就有多位大臣联名举荐,陈寔总是婉言谢绝。
陈寔居于乡里,平心率物,德冠当时,为远近之宗师,与其子纪、谌名重于世,父子三人时号“三君”,每宰府辟命,率皆同时,羔雁成群,丞掾交至,豫州百城皆图画实、纪、谌父子三人形象。实与同郡名士钟皓、荀淑、韩韶为颍川四长。
建宁元年,他的名声一度成为了传说,,汉灵帝即位,大将军窦武辟以为掾属,共定计策,寔遂隐邶山禁锢二十年。乐天知命淡然自逸,大将军何进、司徒袁隗屡辟授官,坚辞不就。光禄大夫杨赐、司徒陈耽每拜公卿,辄曰:“陈寔未登大位愧于先。”
《后汉书·卷六十二·荀韩钟陈列传第五十二》:邻县人户归附者,寔辄训导譬解,发遣各令还本司官行部。吏虑有讼者,白欲禁之。寔曰:“讼以求直,禁之理将何申?其勿所拘。”司官闻而叹息曰:“陈君所言若是,岂有怨于人乎?”亦意无讼者。以沛相赋敛违法,乃解印绶去,吏人追思之。 及后逮捕党人,事亦连寔。余人多逃避求免,寔曰:“吾不就狱,众无所恃。”乃请囚焉。遇赦得出。灵帝初,大将军窦武辟以为掾属。时中常侍张让权倾天下。让父死,归葬颍川,虽一郡毕至,而名士无往者,让甚耻之,寔乃独吊焉。及后复诛党人,让感寔,故多所宥。 寔在乡闾,平心率物。其有争讼,辄求判正,晓譬曲直,退无怨者。至乃叹曰:“宁为刑罚所加,不为陈君所短。”
《后汉书·卷六十二·荀韩钟陈列传第五十二》:太尉杨赐、司徒陈耽,每拜公卿,群僚毕贺,赐等常叹寔大位未登,愧于先之。及党禁始解,大将军何进、司徒袁隗遣人敦寔 , 欲特表以不次之位。寔乃谢使者曰:“寔久绝人事,饰巾待终而已。”时,三公每缺,议者归之,累见征命,遂不起,闭门悬车,栖迟养老。
等到了这个时候,陈老先生的名声已经传到了天下所有的角落,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的标志。
春秋的孔孟,百家的先贤,先汉的董仲舒,先秦的李斯韩非,总有那么一些人,能够让人敬重,他们或许身上有着不少的瑕疵,但是他们却不会说因为自己的瑕疵就去沽名钓誉,或者故意掩盖。
中平四年八月丙子日卒于家中,和管宁一样,他也活到了八十四岁,葬于郎城。致悼会葬者三万余人,车数千乘,司空荀爽、太仆令韩融等披麻戴孝执子孙礼者以千计。中郎蔡邕撰碑铭,大将军何进遣使致悼词:“征士陈君文范先生,先生行成于前,声施于后,文为德表,范为士则,存晦殁号,不两宜乎。”
《后汉书·卷六十二·荀韩钟陈列传第五十二》:中平四年,年八十四,卒于家。何进遣使吊祭,海内赴者三万余人,制衰麻者以百数。共刊石立碑,谥为文范先生。
同时陈老先生和管宁一样,并不是一个空谈的学士,他在某些方面也有过人之处。
《后汉书》之中记载了两件事,一件说了他的从政和人品,一件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