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5章 李秀成:从贫苦农家到太平天国的忠王(5 / 9)

。对于李秀成而言,这样的待遇无疑是对他的巨大打击,让他感到既失望又困惑。

就在这个时候,清军通过再次叛变的李昭寿向李秀成发出了劝降信。这封信最终被天京戍卫部队截获,并送到了洪秀全面前。得知此事后,洪秀全极为震惊,担心李秀成可能会效仿之前的叛将,因此采取了一系列严厉措施以防止可能出现的变故,包括扣押李秀成的母亲及妻儿作为人质,并下令封锁江面,禁止李秀成进入天京。

尽管身处如此艰难的环境中,李秀成仍然坚守阵地,继续与清军进行艰苦卓绝的战斗。他不仅没有屈服于敌人的诱惑,反而表现出了极高的忠诚度和勇敢精神。这些举动最终打动了洪秀全,消除了他对李秀成的疑虑。八月间,洪秀全亲自书写“万古忠义”四个大字赠予李秀成,并正式晋封其为忠王,以此表彰他在战场上所表现出的非凡勇气和坚定立场。

不过,面对这份迟来的荣誉,李秀成并没有立刻接受。相反,他上书请求先加封那些曾与他并肩作战、立下汗马功劳的捻军将领,如韩碧峰、韩肃峰、孙葵心、刘天祥等人。他认为自己的成就离不开这些同僚的支持与合作,因此希望他们也能得到应有的认可。洪秀全对李秀成的谦逊态度表示赞赏,并批准了他的请求。随后,在得到了韩碧峰等人的联合敦促之后,李秀成才勉强接受了忠王的封号。

七、二破江南大营

1860年,太平天国庚申十年,天京(今南京)已经被清军围困多时,城内粮食储备严重不足,而浦口的局势也变得岌岌可危。面对如此严峻的局面,李秀成深知必须采取果断行动来打破僵局。他向洪秀全强烈请求出京作战,并提出了一个大胆的战略构想——“围魏救赵”,即通过攻击清朝的重要经济中心杭州,迫使江南大营分兵救援,从而减轻对天京的压力。

得到批准后,李秀成立即返回浦口安排好防务,然后迅速赶往芜湖,召集了皖南各路太平军将领召开军事会议。在会上,他详细分析了当前形势,指出清军主力集中在金陵(南京),而其后勤补给主要依赖于苏杭一带。因此,如果能够成功攻占杭州,不仅可以直接威胁到清军的物资供应线,还可能迫使他们不得不从金陵抽调兵力前往救援,进而为天京解围创造机会。

按照这一计划,正月间,李秀成率领七千精兵从南陵出发,经宣城一路向杭州挺进。途中,他连续攻克了广德、安吉、长兴等重要据点,与此同时,他的堂弟李世贤也在湖州附近发动攻势,以此吸引清军注意力。当李秀成率六千精锐突然出现在杭州城下时,当地的官绅完全没有准备,很快便放弃了抵抗,杭州落入太平军之手。

得知杭州失陷的消息后,江南大营统帅和春果然如李秀成所料,急忙命令总兵张玉良和浙江提督郑魁士分别从金陵和宜兴两地发兵援救杭州。据统计,为了应对这次危机,江南大营共调动了一万三千多名精锐部队,这无疑极大地削弱了其守卫金陵的能力。

见清军中计,李秀成并没有急于占领杭州,而是巧妙地利用疑兵之计,在城头插满旗帜制造假象,使张玉良误以为杭州仍有大量守军驻扎。随后,李秀成带领主力部队悄然撤出,取道余杭、临安直奔苏皖交界的建平。在这里,他又召开了另一场重要的军事会议,与会者包括李世贤、杨辅清、陈坤书、黄文金等多位高级将领。经过讨论,大家一致同意由李秀成亲自指挥从溧阳、句容方向进攻淳化镇及紫金山一带;同时,陈玉成将从全椒南下,目标是江陵镇附近的板桥和善桥。此外,其他各路人马也将根据各自的实际情况配合主攻部队行动。

三月份,随着预定时间的到来,各路太平军开始对江南大营发起猛烈攻击。天京城内的守军也趁机出击,形成了内外夹击之势。在这场激烈的战斗中,太平军共摧毁了五十多座清军营垒,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