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讲】(4 / 8)

迥无所有,惟一晴虚”的。那怎么会有呢?是一念妄动以后,才虚妄产生的色法。所以,这个色法只是由于我们妄动产生一个业力而诞生的虚妄相。这个色法是一种虚妄相,从第一段我们得到这个结论。就是说它本来没有。为什么会有呢?因为我们一念的妄动所以才有的。“本来就没有”,这个观念很重要!

我们看佛陀开始去把这个“道”慢慢地找出来。这以下就着这个比喻,详细的说明有三段。

第一个,标非二处。我们看经文。

阿难!是诸狂华,非从空来,非从目出。

这个“狂华”,就是我们说的色法。比如说你是一个男人的色身,是一个女人的色身,各式各样的色身。从经文当中,我们一路这样学习过来。佛陀不管是在七处破妄,不管是在十番显见,在《楞严经》当中,佛陀很喜欢用一种方式,就是——你从什么地方来?就是每一个相状都要去探讨它的根源。

这一大段亦复如是。这个狂花是从哪里来的呢?它的本来面目是什么呢?说是“非从空来,非从目出”。前面我们讲到,一个是清净的眼睛,一个是虚空。这个非从空出,它不是从虚空而来,是表示它不是从他生;非从眼睛出,表示它不是自生。当然它也不是两个共生。先把它标出来,它不是从空中而来,也不是从眼睛而来。

那么它到底从哪里而来呢?我们往下看,先看它“非从空来”。

如是阿难!若空来者,既从空来,还从空入;若有出入,即非虚空,空若非空,自不容其华相起灭。如阿难体,不容阿难。

就是我们现在一念妄动,我们真的是看到了虚空中产生了花。佛陀告诉我们说,那你要去想,你不要向外攀缘,说这个花怎么样怎么样。你要想这个花是从哪里来,你才能悟道。

好,我们假设它从虚空而来。假设这个狂乱的花相是从虚空而来,虚空把它创造出来的,那这个地方有问题了:它既然从虚空而来,并且这个花是生灭的,那么它最后还是回到了虚空。因为你从哪里来,你就要回到哪里去。那这个地方就有问题了,这个时候虚空变成有出相入相的差别。你看它从虚空跑出来,后来又跑回虚空去。身为虚空,它不能有相状才叫虚空。你说这个东西从虚空跑来、再跑回去,跑来跑去,那你算什么虚空呢?你有出相入相的相状嘛!所以“即非虚空”,如果虚空能够跑来跑去,那这个就不是虚空了。

“空若非空,自不容其华相起灭。”虚空假设产生了出入相,这个时候它已经不是虚空。不是虚空,它就不能够兼容于花相的生起跟消灭,因为你说虚空可以跑东西出来,再跑回去,它就不是虚空了,因为它有相状。不是虚空,它就是变成一种有质碍的东西,那个花怎么跑得进去呢?它已经不是虚空了,所以花就再也跑不进去了。

举一个例子。“如阿难体,不容阿难。”说你阿难一个身体,是一块肉在那里,是一个有质碍的肉在那里,那么你已经不可能再容受另外一个身体跑进跑出,不可能。所以从虚空而来是没有道理的,因为虚空它不容许有东西跑来跑去,这不可以的,因为这样就有相状。所以我们知道,这个虚空中的狂花不是从虚空而来。

那么它到底从哪里来呢?我们再看第二段,“非从目出”。

假设它从眼睛中而来。我们看经文。

若目出者,既从目出,还从目入,即此华性从目出故,当合有见。若有见者,去既华空,旋合见眼;若无见者,出既翳空,旋当翳眼。又见华时,目应无翳,云何晴空号清明眼?

继续阅读

说你用眼睛去看虚空,看久了以后突然间产生狂花。这个狂花不是从虚空而来,那么这么讲是从眼睛而来哦。我们看,假设它是从眼睛而来,那么你从哪里来就要往哪里回去嘛,那么总有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