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它一定有一个来的处所。那么当我们证明它根本就是没有一个来的处所的时候,表示这个“有自性”是不能成立的。所以我们先假设说,眼识是有自性、有真实体性的,那么它是从哪里来的呢?是从眼根而来?还是从色尘而来?提出这个问题。那么这个问题,就会牵动了以下的回答。
丑二、妄相无体 分三:寅一、非因眼生;寅二、非因色生;寅三、非因共生
寅一、非因眼生
我们看第一段回答:
阿难!若因眼生,既无色空,无可分别;纵有汝识,欲将何用?汝见又非青黄赤白,无所表示,从何立界?
说假设眼识是有它的真实体性,而这样的真实体性是眼根所生:“阿难!若因眼生”,那么这个地方就产生了一种实际上的矛盾,因为“既无色空,无可分别”。我们从实际上的观察,单单只有眼根的明了性而没有外境的色尘跟虚空的刺激,这个眼识的了别是不能生起的。有根没有尘,是不能生起识的。
那么,“纵有汝识,欲将何用?”身为一个眼识,它的功能就是了别嘛,而没有尘的刺激,你根本不能了别;既然不能了别,那你有眼识有什么作用呢?你有,等于没有嘛。
又者,“汝见又非青黄赤白,无所表示,从何立界?”这个地方就是说,我们眼根的功能是一个心法,不是一个色法,所以它根本没有青黄赤白的这种形相。所以眼根本身,根本是无所表示。无所表示,又没有外境的刺激,那么连根的功能都不能安立,不要说识!前面是破识根本不能成立,这个地方是说假设没有色空,连根都不能安立,不要说识。所以说,“眼识从眼根所生”是不合道理的,因为它离不开色尘的。所以它不能讲自生。这一段是讲非自生。
寅二、非因色生
我们看下一段,非他生。
若因色生,空无色时,汝识应灭,云何识知是虚空性?
假设眼识是有自体的,既然是有自体的,它就应该有来的处所了,它是因色尘所生。那么这样子讲,它的生起是因色尘而有,就应该以色尘为根本。那么这个地方有一个问题。就是说,当我们的眼识去了别虚空的时候,虚空是无形无相的,这个时候色尘是不存在的,那么这样子我们的眼识也应该随色尘而消失。因为你的眼识是依色尘而起的,当你面对虚空的时候,你又怎么能够去了知虚空呢?因为你的眼识应该随色尘而消失了,你又怎么了知虚空呢?但事实上不然,我们的确可以看得到虚空,所以这个是不合实际的道理。
这以下又说明了变化的问题。
若色变时,汝亦识其色相迁变,汝识不迁,界从何立?
就是说,我们这个色尘本身也会变化。你看青黄赤白,我们一下子看青色,一下子看黄色,各式各样的颜色变化。既然我们的眼识是从色尘所生,色尘又不断地变化,那我们的眼识也应该能够去了别这个色相的迁变,我们也看到色相的变化。假设说我们看到色相变化,而我们眼识却不迁变,那么“界从何立”?那这样子我们怎么能够说眼识是以色尘为根本、以色尘为界呢?因为你能生的色尘变来变去,结果你所生的眼识却没有改变,这个是不合道理的,所以“界从何立”?
假设说是变。
从变则变,界相自无。
如果你这个色尘变化的时候,我眼识也跟着变化(你色尘变来变去,我眼识也变来变去),这样子界相也不能安立。因为你这个眼识一下子有、一下子没有,一下子没有、一下子有,那你这个界相怎么安立呢?所以这个眼识的界相根本不存在。你没有独立的族群、独立的界相,你完全受别人牵动,你怎么会有界相呢?你连自己活动的界相都没有!
不变则恒,既从色生,应不识知虚空所在。
假若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