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什么样的心态来布施,你用什么样的心态来念佛,就影响到你整个修持的功德是真实还是虚妄。
在本经当中就是说,你整个修行的起跑点,第一个出发点是很重要。起跑点错了,你整个后面全部错了。就是你要依止不生灭心为本修因。在讲不生灭心之前,佛陀先讲什么是生灭心。假设我们今天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色身来作出发点:我为了身体健康去拜佛,我为了身体健康去持戒……那你就完了,成就了一个劫浊。因为这个劫浊是色阴,就是你那个心跟着色阴在动。我们每一个人出生一定有一个色身,这个色身没有错。色不迷人人自迷。色身是没有错,但是你执着色身的时候,你被色身所转,那么你就构成了内心当中第一层的劫浊。
这个劫浊是什么意思?就是一种时空的障碍。我们生命本来没有过去、没有现在、没有未来,也没有所谓的什么极乐世界与娑婆世界这种空间的障碍,但是我们对色法执取以后,这个障碍就产生了。就是说,我们迷执于整个色阴,使令我们在身心世界产生了时空的障碍。诸佛菩萨因为超越了色阴,所以他没有劫浊的问题。
这个地方先把我们要远离的第一重的障碍——劫浊破坏,当然就是要远离色阴的执取。
辰二、见浊
这个见就是我们凡夫种种的知见,当然以我见为根本。这个我见是怎么产生的呢?这个地方是从受开始。我们那一念心跟外境接触的时候,产生一个领纳的功能,这种感受就产生了我们内心当中的我见。看经文就容易清楚。
汝身现抟四大为体,见闻觉知,壅令留碍,水火风土,旋令觉知,相织妄成,是第二重,名为见浊。
佛陀说,正如你阿难,比方说你的色身是“抟四大为体”,这个“抟” 的意思就是假借,是假借地水火风来当作自体。有地水火风就有色身,有色身就会产生一种对心性的隔碍作用,而分成了见闻嗅尝觉知六种的明了功能。
也就是说,由于内心的四大引生了六根,由六根就产生了“壅令留碍”。“壅”是阻塞的意思。由于六根的相互作用,使令我们一念心性产生了一种阻碍的作用。比方说,因为六根产生了,我们眼睛只能够看,耳朵只能够听。当然,圣人眼睛也可以听。圣人,后面会说到“六根互用”。因为我们凡夫对于整个感受,六根的受的坚固的执取,而产生了一种障碍。“水火风土,旋令觉知”,就是,这个地水火风的四大本是无情之物,但是因为和心性的作用,它就能够转变。这个“旋”就是转变,转变成一个有知觉的众生。所以“相织妄成”。因为有知觉的心识跟无知觉的四大相互作用,就产生了我们内心当中的第二重污浊,叫作见浊。这个见浊开出来有六十二种邪见,但是以我见或者以身见为本。
这个地方是说,我们一个有情众生,有了色身就会有感受。前面色身是最粗的,色身是个色法,这以下进一步就是心法了。这个感受会影响到我们的身见,影响到我们的我见。按古德的意思,你看古德的开示,他有个道理说,一个人福报大了,他一生的快乐的感受会多。他一天当中,眼睛所看到的都是他欢喜的,耳朵听到也是他欢喜的,身体所接触的也是他如意的。一个人老是活在安乐的感受,这个人我执我见会特别的重,我执会很大。相反的,你生长在一个卑贱的环境,比如说你变成一只蚂蚁,你看到人就怕,你接触的环境都是不如意的、都是障碍的,你的自我意识相对比较小。你做一个大国王,你那个“我”就特别大。为什么呢?因为你这个见浊是由感受形成的。
你看我们以前古代的社会,生活环境相对比较差,所以快乐的感受比较少,人会比较认命。现在大家追求幸福、追求安乐的感受多了以后,自我意识强,动不动就要抗议,表达自己的看法。所以说,我们的知见,这个我见,的确受了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