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九讲】(3 / 7)

午二、明归真互用 未一、证互用之相;未二、示互用所以

就是当我们的心归于真实的心性以后,六根有什么样的功德呢?就能够相互地通用。这个地方有两段:未一,证互用之相;第二个,示互用所以。

未一、证互用之相

先证明六根互用的相状,首先我们看第一段,“六根互用”。

不由前尘所起知见,明不循根,寄根明发,由是六根互相为用。

六根的启动,一般没有修行的人是被动的,就是有六尘,六根才作用。所以,平常我们一般人就是,没事的时候六根就打自己的妄想。但修行人不是,修行人的六根不能够由六尘启动,而是由自己的智慧观照启动,由观照力来启动六根。一个真正六根当中生起智慧的人,他的知见是怎么生起的呢?“不由前尘所起知见。”他慢慢地脱离六尘以后,他已经不再依靠外在的动静、合离乃至于明暗等种种的相状来启动他内心的了别作用。也就是说,他是“明不循根”。这个“明”,就是它整个六根的作用是依止心中的智慧,你该怎么做就怎么做,该拜佛就去拜佛。你不要管你心中是怎么想,也不要管外在的环境怎么样,这个时候是完全用智慧来主导六根的作用。这个时候已经“不循根”,已经不再随顺于外在的尘境而发动。外在的尘境是怎么样,已经不再影响这个修行人六根的作用,所以“明不循根”,而只是“寄根明发”。他还是要假借六根来显发他心中的智慧。所以说,如此一来,六根就能够相互作用。就是他的六根已经不再被六尘牵动,而是由他的智慧的光明来主导他的生命。这个地方把六根互用的相状先讲出一个道理。

这以下引出六个现实的例子来作证明。我们看下一段,“举例证成”。

阿难!汝岂不知今此会中,阿那律陀,无目而见;跋难陀龙,无耳而听;殑伽神女,非鼻闻香;憍梵钵提,异舌知味;舜若多神,无身觉触;如来光中,映令暂现,既为风质,其体元无;诸灭尽定得寂声闻,如此会中摩诃迦叶,久灭意根,圆明了知,不因心念。

六根互用的相状,佛陀举出了六位为证。这当中有三位是圣人,有三位是凡夫。佛陀说,阿难!比方说你看看,在这个楞严法会当中,阿那律尊者无目而见,他不需要眼根也能够见到种种诸物。阿那律尊者刚开始出家的时候,佛陀一说法他就好乐睡眠,就打瞌睡。佛陀种种诃斥以后,他生起增上惭愧,七日七夜相续用功,结果眼睛失明。失明以后,佛陀叫他修学乐见照明金刚三昧,成功以后成就半头天眼。他的头前半段是可以看到,观三千大千世界如观掌中庵摩罗果,后半头就看不到,叫半头天眼。所以他也不需要用眼根来看,他眼睛没有作用,但是他用头部,他往左边看,往右边看,他还是看得到,他用身根来照见诸法。所以这个地方也就是说,其实六根它内在的心性是相通的。

“跋难陀龙,无耳而听。”跋难陀龙王它本身出生的时候,因为过去的业力,它耳朵就已经失聪,它是用头上的角来听声音。这个是凡夫,前面那个是圣人。“殑伽神女”,殑伽就是恒河。恒河神女在闻香味的时候也不是用鼻根,而是用眼根来闻香。这个也是凡夫。“憍梵钵提,异舌知味。”憍梵钵提翻成牛呞。牛呞尊者在尝味道的时候,他是不用舌根就能够知味的,这个都是由修学三昧所成就的功德。“舜若多神,无身觉触。”舜若多就是虚空。虚空之神他本身没有身体,但是他也能够感觉到身上苦乐的触法。那么他是怎么感受到的呢?他因为过去的业力,没有身体的感觉,他觉得很痛苦。佛陀慈悲,以光明来照射他(这个“映”就是照射),使令他的色身暂时地显现。他那个显现是佛陀的光明所照射,所以他的身体的本质就像风一般“若有若无”,它的本质事实上是不存在的。但是他那个“若有若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