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六讲】(3 / 7)

所以这个时候“由是意销”。既然所缘的香气不可得,那么我能攀缘的心自然也觅之了不可得。因为我们这个能所是互相依靠的,所缘境破了,能缘的心也就不存在了。所以这个时候,由于前面的香气觅之了不可得,由此回光返照,我能分别的心也不可得。这个时候能所双亡,“发明无漏”。这个地方的“无漏”,是证得我空的真如而证得阿罗汉果。

这个地方是讲他的迹门,看第三段“蒙印命名”就清楚了。

如来印我得香严号,尘气倏灭,妙香密圆,我从香严得阿罗汉。

我从这一次的修证经验以后,佛陀就印证我“香严”的名号,因为因香而成就圣道,叫香严。“尘气倏灭,妙香密圆。”我刚开始是观察这个香气的本性是当体即空,是本自无生;从无生当中进一步探讨它的根源,最后知道它只就是我们一念心性本自具足而循业发现。所以这个时候,从妙香当中而悟入了如来藏妙真如性的“清净本然、周遍法界”的体性。“我从香严得阿罗汉。”“妙香密圆”是指本门;“我从香严得阿罗汉”,是讲他的迹门。

最后看总结,“结答圆通”。

佛问圆通,如我所证,香严为上。

现在佛陀问我所修证圆通的法门,正如我所修所证,我是以香尘来当所观境,是最为殊胜无上的。

这个地方讲到香严童子成就圣道的过程。

壬四、药王观味

【图二】

这个地方也包括了药上,药王、药上两位菩萨是观察味尘。

我们看第一段,这两位菩萨的过程,“宿因尝药”。

药王、药上二法王子,并在会中五百梵天,即从座起,顶礼佛足,而白佛言:我无始劫为世良医,口中尝此娑婆世界草木金石,名数凡有十万八千。

这个地方讲到两位菩萨宿世的因缘。药王、药上两位菩萨名号的得来,在注解上有提到。说在过去生有一个琉璃光如来出世,这个时候有一个长者,因为听闻佛法生欢喜心。这个长者叫星宿光,星宿光听闻佛法起大欢喜,就供养佛陀跟大众师种种的良药,并且发愿:我愿于未来世中善能调治众生身心诸病。因为这样一个发愿的关系而得到药王的名称。这个长者的弟弟叫作电光明,也就跟着哥哥发了这么一个殊胜的愿,也得到一个法号,叫作药上。因为供养药物而发愿,能够生生世世治疗众生的身心诸病,所以他们从那以后就得到药王、药上的名称。这两个法王子都是能够弘扬佛法、续佛慧命、绍隆佛种,所以叫法王子。

在法会当中跟着五百梵天(五百梵天是追随两位菩萨修学的眷属),就“即从座起,顶礼佛足,而白佛言”,说我无始劫来就做一件事情,“为世良医”,我就经常治疗众生的病痛。我怎么去治疗呢?“口中尝此娑婆世界草木金石。”古代的社会没有所谓的科学仪器,所以要判断一个药物的体性是冷是热怎么办呢?只有一个方法,要亲自去品尝,自己要去吃。娑婆世界当中所有种类的药,包括了草木金石这四大种类,我都要一一地去品尝,去感觉这个药的体性、药的味道。那么总共尝了多少呢?它的名称数目总共有十万八千。这个是讲到他过去生修学菩萨道的一个所缘境,都是跟药物接触。

继续阅读

当然这当中也就影响到他未来成就圣道的过程,看第二段“遍知药性”就清楚了。

如是悉知苦醋咸淡、甘辛等味,并诸和合,俱生变异,是冷是热,有毒无毒,悉能遍知。

这两位菩萨不但只是在药物的假相上分别,他们更能够了解到它的体性。由是之故,因为品尝的关系,就知道这个药是苦的、是醋(醋就是酸)、是咸淡,乃至于是甘甜的、是辛辣的,就知道这个药味。它的种种滋味不同,就能够把它分门别类出来。“并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