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讲】(3 / 7)

为一个佛陀他尚且要以法做老师,何况是我们弟子呢?诸佛以法为师的意思就是说,我们从诸佛的因地来看,所有的佛陀都是从凡夫开始的。那么他为什么能够成佛呢?因为他因地的时候以法为师,因为他掌握了整个修行的道路,所以他才能够改变自己,从烦恼的心而转成一个清净心,他是要有方法的,佛教的修行是要讲究方法的,这叫道,这个道就是一个方法。那么他从因地的时候以法做老师,在果地上他也是以法师人。佛陀出世的目的并不是显现神通,就是把他自己走过的道路,通过文字相再开显给我们。所以说,佛陀不管是因地、不管是果地都必须要遵守这个修学的轨则。佛陀是我们的老师尚且如此,何况是我们做弟子的呢?这个地方是举出这样的一个例子。这以下讲出它的道理,虽胜义法性贵在亲证,倘非黄卷赤牍作标月指,示真实修行出要,何由得证胜义?虽然说胜义法性,这个胜义法性指的是我们的清净的真如本性,就是我空法空的真如理。

那么这个真实的道理当然可贵是在于亲证,而不在于言说的文字;但是身为一个初学者,假设我们没有透过黄卷赤牍(这个都是指的书籍),没有透过书籍的记载、这个文字的引导来当作一个标出月亮的指头,来指出修行的法要,那我们又怎么能够悟入真如法性呢?这个地方就是说,佛陀之所以成佛,因为他觉悟了一个道理,一个真实的道理。但是这个道理以佛陀自受用来说是没有文字相的,离言说相的。但是离言说相他自己受用可以,他要灭度以后把这个道理流传后世就必须假借文字了,好像这个标月指,月亮在这边。那么这个指头不是月亮,但是我们透过指头的指导我们可以看得到月亮。

也就是说,经典里面的文字全部不是真理,但是你从文字去体会,你可以把文字里面的道理读出来,因缘所生法,我说即是空,亦名为假名,亦名中道义。所以菩萨修学空假中三观的时候,你必须从这个文字里面去体会的。所以初学者假设没有文字的引导,那我们根本不知道东西南北。所以初学者必须由文字来做引导的,这以下举出一个实际的例子。比方说外道跟佛弟子的差别,你看外道他们也是出家,希望能够了生死。但是他没有一个正确的方法,所以他们虽然想要求解脱,最后的结果反而是堕落。为什么?因为不留心大乘的教典,即便勇猛精进,到最后是天魔外道。

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我们一般人不看经典,对人生的看法大致上是两种看法:一种是断灭见,一种是常见。断灭见是反正人死如灯灭,所以从人死如灯灭当中产生及时行乐了,他不相信有来生。第二个就是常见,我们相信在宇宙当中有一个常住的主宰者,比方说上帝、比方说天神,他可以主导我们的生命,所以我们透过对上帝、天神的祈祷,我们就能够趋吉避凶、离苦得乐,这两个都是错误的。其实你的快乐跟痛苦是你自己的内心决定的,你生命的抉择,你选择做跟不做,那么这样的一个业力的形成才是真正你生命的主导者。所以说当我们不能够了解教理的时候,我们的心是向外攀缘的,是跟着感觉走的。

那么相反来说,胁尊者八十出家,昼观三藏,夜习禅思,乃有济。这个胁尊者,佛灭度以后六百年,他八十岁才出家,那么在这种年老力衰的情况之下,他因为白天看经典去明白道理,晚上根据这个道理来修习止观,最后才成就阿罗汉果。你看,我们可以看得出来,外道在年轻的时候出家,在精神体力那么旺盛的情况之下,这么强的出离心,但是因为他不明白道理,结果是求生反坠。佛弟子他在八十岁出家,他用的精神体力很有限,但是他掌握了生命的一个重要的关键,结果他成功了。这个道理是说,宇宙人生是有一定的轨则的,诸法因缘生。你看,太阳它一定是从东边出来,晚上从西边下去。你从来没有一天说,太阳从西边出来,从东边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