秘密法门。「佛法如大海,流入阿难心」,阿难尊者多闻强记,过目不忘,一听到以后马上记住。但是「欲漏不先除,畜闻成过误」,你听到佛陀的经典以后,你没有好好的产生回光返照,没有好好的去对治心中的烦恼。只是一时的多闻而没有产生内心的观照,变成一种修行的过失。
蕅益大师说:这种过失是产生生死流转的过失。那应该怎么办呢?将闻持佛佛,何不自闻闻?你既然能够依止耳根里面的闻性,来受持佛佛;第一个“佛”指的是十方诸佛,第二个“佛”指的是佛法。你既然能够用耳根的闻性,来听闻受持十方诸佛的秘密法门,你为什么不自闻闻?第一个“闻”是能闻的耳根,第二“闻”是我们的闻性、本来面目。你为什么不从耳根当中,反闻闻自性呢?我们前面说过,多闻的结果是:循声故流转;反闻的功德是:旋流获无妄。这个地方正是要提醒阿难尊者,你的心不要老是向外攀缘,应该回光返照,耳根没有错只是一个方向的问题。
继续阅读
修学方法
脱离情界
闻非自然生,因声有名字,
旋闻与声脱,能脱欲谁名?
一根既返源,六根成解脱。
《首楞严王三昧》修学的次第:首先我们要突破的是个人正报的身心。「闻非自然生」,能闻的耳根的功能,它是要假借动静两种的声尘,才能够产生闻的功能。所以「因声有名字」,要假借音声才有耳根的名称、耳根的功能。「旋闻与声脱」,但是如果你能够将能闻的耳根回光返照,那么外在的声尘就脱离了。既然所闻的声尘脱离,能闻的耳根当然也就失去这样的功能,就脱离根尘而恢复一念心性,我们讲「迥脱根尘,灵光独耀」。因为你的根攀缘尘才产生六识,那你能够回光返照就脱离根尘,当然你识的功能就消灭掉了。
「一根既返源,六根成解脱。」你刚开始是从耳根下手,那么耳根能够恢复到一念心性,那其它五根的障碍也同时就解脱了(解脱五蕴的障碍)。先从自己根身正报而成就解脱。
超越器具
见闻如幻翳,三界若空华,
闻复翳根除,尘销觉圆净。
净极光通达,寂照含虚空,
却来观世间,犹如梦中事。
摩登伽在梦,谁能留汝形?
「见闻如幻翳」,“见闻”包括整个六根的功能,见闻嗅尝觉知。这种功能就好像我们眼睛当中有一种翳病,一念心的妄动才有六根。我们要知道,六根不是我们的本来面目,那是一念的妄想以后才有的问题。「三界若空华」,因为有六根的翳病,所以我们才会看到整个六尘的各种各式各样的华。虚空没有华,那是你眼睛有毛病才看到华,因为我们有六根才看到六尘。那怎么办呢?「闻复翳根除」,假设耳根当中的攀缘的毛病消灭了,而恢复本觉圆满的心性,那么犹如空华的依报三界的环境,也就自然消灭了。也就是说,你那根身器解脱,器界随之消灭,我们讲「迥脱根尘,灵光独耀」。当我们能够脱离根尘识以后,它是什么相貌呢?
净极光通达,寂照含虚空,却来观世间,犹如梦中事。这一段有两个意思,第一个,「净极光通达,寂照含虚空」当我的根尘完全脱落以后,我们这时候的心中的光明是内外通达,遍照法界无有障碍。“净”,当寂静讲,你一回光返照,到生灭既寂,寂灭现前,寂灭再进去以后,心光就显现,「灵光独耀」,这个是约本质来说,这以下约量。
「寂照含虚空」我们一念心性,寂而常照,照而常寂,它心的量是含裹虚空遍十方界。所有的世界依虚空而住,你连虚空都能够含裹了,那其他的世界当然在你一念心中,都能够了了分明。(摄用归体)依体起用
「却来观世间,犹如梦中事」依止净极光通